骑小电驴没那么容易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让老百姓无从选择

骑小电驴没那么容易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让老百姓无从选择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对于经常使用短视频APP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一句有声音的话。不过随着各种电动摩托车的设计变得愈发时尚、可爱,不少年轻人都爱上了电动自行车这一经济、实用的交通方式。相比燃油摩托车来说,电动自行车不用考驾照也不用上牌,也就更容易入手。但是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也就是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实施,电动自行车行业似乎迎来了一个分水岭。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都改了些什么?

新标准全面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

其中,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kg调整为55kg,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并对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进行了强制性规定。

新标准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拟设置半年到1年的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调整和库存产品消化,具体以标准正式发布稿规定的时间为准。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鼓励生产企业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鼓励销售企业销售符合新标准的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实际生活中的影响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面临重大变化,超过90%的电动自行车将划归电动摩托车,即机动车。新国标正式实施后,这些电动自行车需要按照机动车进行管理,上机动车牌照、考取驾驶证、行驶证、缴纳交强险,并且在机动车道行驶。

另外,被限速的电动摩托车却要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本就拥堵不堪的城市交通,势必会变得更加严重,而且对于快速的机动车来说,限速的电摩穿梭在机动车道内也凭添了许多危险,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混乱、安全保障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新国标为何引起央视吐槽

虽然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初衷是保障安全、统一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疑会困难重重,这也让保有量达到2亿的电动自行车主们开启了吐槽模式,其中也包括了央视。

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在节目中表示“一通乱折腾”。这样的吐槽也确实不无道理,首先新国标在实际执行中就非常的“不现实”,电动自行车类的产品保有量极高,而交警也无法一一排查时速、重量是否符合新国标。

另外,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是全文强制性标准。也就是说,其所规定内容,未来都将成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否决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对生产企业来说,影响比较大,尤其是现在的规定,可能会大幅拉高整车的成本。

所以整体来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似乎有些脱离群众了,既然初衷是为了消费者,但实际却影响了消费者正常使用的国家标准,难免会引起大面积的吐槽了。

好心办坏事还是另有所图?

不得不说,在快递、外卖行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些满大街乱窜的电动自行车确实成为了城市毒瘤,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但新国标一刀切的做法显得有点矫枉过正了,首先是限速的问题,我们拿汽车来说,时速被限制在200km/h的车型比比皆是,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又能找得到几条超过这个时速的道路呢?所以电动自行车的限制速度完全可以再高一些,至少让消费者能够正常使用才是。

在电动自行车成为城市、农村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的时代,被划归机动车的“电摩”背后,有一个最大的受益者——摩托车生产企业。

在新国标规定下,电摩也开始需要考驾照、上牌照,原来便捷易上手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另外,更严格的标准也使得大多数从生产普通自行车转变过来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转产电摩力所不及。所以有机会抢夺这一庞大市场的便是原本的摩托车厂家了,抢占电动摩托车市场得到的利益就变得异常诱人了。

不管是新国标脱离实际好心办坏事,还是摩托车行业借机打压,新国标似乎都是一个槽点满满的政策。对于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其实比强制生产新国标车型更加实际。被“机动”的电动自行车,影响的是上亿人的出行,国家标准不是儿戏,还是要真正了解消费者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做到贯彻落实!

(凤凰网热线电话:010—87784620)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