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铸国防基石

做民族脊梁

今天,差评君听闻了一个令人沉痛的消息。。

我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先生, 2019 年 1 月 16 日逝世。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提起于敏先生,恐怕真的没有多少人知道。世人多念同为 “ 两弹一星 ” 元勋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其实, “ 两弹一星 ” 一共授予了 23 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无可替代,功勋卓著。

很多时候,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声名不宜大肆宣扬,所以在非学术界,人们很少听到他们的名字。

于敏老先生的名字解密时间是 1988 年,而第一次公布于大众面前,是在 1999 年的 “ 两弹一星 ” 功勋奖章发布会上,此时距离于敏从事氢弹研发,已经过去 28 年了。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于敏生于 1926 年 8 月,他的年少时期几乎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天津市里骑自行车,迎面而来开车的日本人顺势就想撞他,从此他的心中就生出一个念头:“ 国家强大起来,绝对不要再受外国人的欺负! ”

幸而,于敏很聪明,转入天津最好的高中耀华中学,仍能轻松考第一,当学霸。1944 年考上了北大,1951 年研究生一毕业,就被钱三强前辈指派到刚成立一年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行核物理理论研究。

近代物理所成立之初全体科研人员合影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图片来自中科院高能所)

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成立,积贫积弱,1950 年的朝鲜战争打的更是惨烈。美军在志愿军面前吃瘪,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出有可能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和朝鲜,举世哗然。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大家都很慌乱,虽然在英法等国家的劝阻下,美国承诺不再使用原子弹,但是核武器始终是悬在我们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别人用原子弹威胁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对应可以牵制对方的武器,那么战争的局势必定一边倒,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是在那个背景下仓促成立。

幸运的是,50 年代,我们跟苏联的关系还是老铁,在 1957 年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之后,苏联很大方的帮助我们打造核工业设施,也给了我们部分原子弹的核心技术,一直到 1959 年苏联撕毁协议。接下来在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的努力下,1964 年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成功发射。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原子弹的研制,算是苏联领着我们走了一段路,可是在 1951、1953 年,美国和苏联分别研发出氢弹了,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的几百倍,我们只有原子弹远远不够。

而氢弹的奥秘,苏联对我们三缄其口,一点话都套不出来,我们国家要想不受制于人,不惧别国的核威慑,只能自己啃下来这个硬骨头。

于敏则是 1960 年第一批被调去研究氢弹的研究人员。

那时候的研究员们有多艰辛,我们可能根本体会不到。1959 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还要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许多人饿的全身浮肿,还要坚持在科研一线。。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研究氢弹的于敏小组,根本得不到国际上任何研究报告,人们只知道要用原子弹的裂变引爆氘氚产生核聚变,他们只能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互相讨论攻关,有时想法不同吵得不可开交,就是在大家相互激辩下,氢弹研制的道路越来越清晰。。

1965 年,于敏带领一只小分队去往中国唯一的计算机研究所进行模型分析,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是那种打孔纸带式的,效率贼慢,有时还罢工,即使这样,这台计算机也是只有 5% 的时间分配给氢弹,往往都还是夜里。研究人员在空闲时,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进行前期数学演算,努力赶进度。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于敏在一次模型结果出来后,果断推测当时设计的原型不能够引燃氢弹,他思来想去,提出了一种新的想法,跟别的科学家一分享,大家均佩服的不得了,赶忙照着这个模型重新演算。终于,于敏提出的新模型,解决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氢弹制造,初见曙光!

1967 年 7 月,中国成功的进行了氢弹试验,世界为之震惊。。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而我们国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后来据美国那边分析,于敏提出的氢弹结构原理,与当时其他国家的泰勒-乌拉姆结构类似,但于敏提出 X 射线透镜而非 X 射线反射镜来实现从初级到次级的能量传送,在设计上更有先进性,因此,我国的第一个氢弹就实现了小型化,实现弯道超车。

之后于敏没有停下研究脚步,美国在研究核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我们国家也不能落后。后来于敏由于常年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在 1969 年到 1973 年中间有三次和死亡之神擦肩而过,但他总是在病刚刚好转就又投身研究中。

美国核弹引爆 1000 多次,我国只有 48 次

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

80 高龄之时,于敏老先生仍然在研究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他几乎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于敏先生,一直对于自己的工作成就看的很淡,别人说,要给他封一个 “ 中国氢弹之父 ” 的称号,他总是拒绝:“ 这个提法不对,我受之有愧。核武器事业是一项集体的事业,是全国各条战线、多个部门大力协同的成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能够独立完成的。我自己只是做了应当做的工作,荣誉属于参加核武器研制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 ”

其实于老太过于谦虚, “ 中国氢弹之父 ” 并不是记者们强行冠名,而是同为核物理学家,也是诺贝尔奖得主阿格·玻尔在到访中国时提出,作为同行,波尔当然知道于敏先生的成就到底有多么巨大。

“ 中国氢弹之父 ” 这个称号,于老受之无愧。

再次向于敏老先生以及无数默默奋斗一生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缅怀。

参考资料:党建,《为铸造共和国“核盾牌”奉献终生》凤凰网,《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纪录片《大家》,20161026期,核物理学家,于敏光明网,《于敏逝世享年93岁 研制氢弹时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新浪历史,《麦克阿瑟曾想给中国投26颗核弹 遭杜鲁门阻止》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