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把枪口又瞄准了李彦宏
科技
科技 > 人工智能 > 正文

王小川把枪口又瞄准了李彦宏

王小川在搜索业务上装填的子弹,在大模型时代又瞄准了李彦宏。

5月22日,百川智能发布最新一代基座大模型Baichuan 4,并推出首款AI助手“百小应”。这让王小川推崇的超级模型和超级应用——“双轮驱动”商业化理念,正式进入产品验证阶段。

超级应用半成品?

相较于上一代Baichuan 3,Baichuan 4具备多模态能力,在各项能力上均有极大提升,比如其通用能力提升超过10%,数学和代码能力分别提升14%和9%。基准评测中,模型能力位列国内第一。

对此,王小川自信地表示,Baichuan 4模型处于中国领先位置,尤其中文全球最好的位置。“如果有新的产品,Baichuan 4就能把第一位置给夺回来”。

图片

百小应与文心一言、Kimi 智能助手相似,面向C端消费市场,主打卖点是“懂搜索,会提问”,这没有跑出目前很火的AI搜索应用的范畴。

根据介绍,百小应不仅可以随时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速读文件、整理资料、辅助创作等,还具备多轮搜索、定向搜索、提供嵌入式搜索结果等三重搜索能力。此外,还会在用户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提问来帮助用户明确自身需求,给出更精准的答案。并且,它还支持用户通过语音进行交互。

基于百川基座大模型的能力,“会提问”也是百小应与其他简单语音助手的重要差异点。比如当用户问引擎盖打不开了怎么办,它会先询问车辆的品牌和型号,以及是哪一年的车,再给出精准的回答。王小川对此解释说,“大模型要理解人的意图,实现从’助手’向’伙伴’的转变。”

其实,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他对“百小应”的期待:一呼百应,从小问题见大能力。但王小川也承认,百小应和他要的形象还有一定的距离,实际效果没有达到他想要的“超级应用”状态。现阶段市场上,既没有超级模型,也没有超级应用。

图片

百小应的推出,是王小川想把有搜索能力的助手,作为未来超级应用的第一步。在百川智能看来,大模型创造的是新物种。让AI从工具变为伙伴,基于大模型打造AI助手更像是在“造人”。就像人能够使用工具、会思考,能听、能读、会看、会写等一样,AI助手类产品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

换句话说,百小应是有机会进化到超级应用的,但目前它只是一个过渡产品,或者说它还是个半成品。王小川给它做了一个包装,称它是大模型时代,用户手里的应用从“工具”化身“伙伴”的中间态,“需要不断打磨,预计年底之前有一个产品效果。”

百川智能之所以选择做懂搜索的AI助手,一是搜索作为当下大模型最重要的工具,不仅能让大模型实时获取最新信息,还能有效解决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是大模型的关键技术之一;二是王小川在搜索领域深耕十几年,百川拥有自建搜索的能力,在数据方面也有合作伙伴,这都是其优势;第三搜索也是市场验证过的几个较为成功的 AI 应用场景之一,比如国外的 Perplexity.ai,国内的秘塔搜索等等,都收获不少用户。

更关键的是从成本上看,做搜索,建立索引库的技术成本相对是可控的。烧钱,对于大模型创业公司来说,是绕不过去的命题。由此,外界也不能看出,王小川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超级应用思路”:AI伙伴中间态+Baichuan模型优势+搜狗搜索功底沉淀+过往产品经验积累。

枪口对准李彦宏

客观上说,这些进展对于成立才400多天的百川智能来说,不可谓不快。截止目前,百川智能以月度为单位相继共推出12款大模型,涵盖开源、闭源、学术科研、国产算力等多个维度。但这放在整个行业的维度,王小川的步伐还是过于沉稳。早在去年,他就多次公开喊话,表示2024年有可能会诞生若干大模型超级应用。

眼下,2024年时间已经接近过半,各大大模型厂商开始内卷价格战,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阶跃星辰等同类型的国内大模型独角兽,争相发布消费端应用。特别是月之暗面,Kimi出手便是惊天之作,迅速在业界占据关键位置。但王小川还是表现出徐徐图之的心态,缓步跟进推出百小应。他说,“今天发布应用不晚,而且是太早了。”

这份沉稳,一方面相较于大模型赛道的一日千里,少了爆发力;另外一方面与他的“冤家对头”,李彦宏的外露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去年年底,李彦宏在一次活动上就说,“过去接近一年的时间,我看到媒体、社会、公众主要的兴奋点还在基础模型上,没有转到AI原生应用上,这使我多多少少有点着急”。

作为AI原生应用的推动者,李彦宏认为百度AI原生改造的还不够彻底。据媒体报道,李彦宏2024年一季度OKR首要目标,就是“基本完成移动生态的AI原生化改造”。而在去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只有百度文库被李彦宏认为被“AI重构”最成功,实现了从内容工具到生产力工具的转变。

2024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除了喊出“人人都是开发者”的预判,还通过推出包括一个基础模型系列和三大AI开发工具在内的工具包,尽可能拉低从业门槛,让更多从业者加入到他的“战队”,倒逼百度乃至行业的进化,以应对百度All in AI 后的经营压力。

事实上,王小川创业方向转入大模型赛道后,已经朝百度、朝李彦宏开了数枪,“双轮驱动”模式也是堵在李彦宏的弹道上。前段时间,李彦宏就通过一次内部讲话,给开源大模型泼了一次冷水。他认为,大模型开源的意义不大,闭源模型在能力上会持续地领先,而不是一时地领先,做模型的创业公司既做模型又做应用的“双轮驱动”不是一个好的模式。王小川自然要回怼过去,他认为,“开源不是落后”,开源对大模型是很有帮助的,闭源、开源都会长期存在。

在媒体沟通会上,王小川还是“温和”地对百度再次扣动扳机。他表示,在超级应用上,300万至2个亿的下载使用量可能是他理想当中的状态,但目前kimi、豆包、百度文心一言都没达到这种效果。文心一言没有解决用户对 AI 应用的需求。他还判断,文心一言的收入,还没有百度文库多。“我写个东西卖给你这个收入会多很多。”

对于当前主流的大模型商业化模式,也是百度正在复用的变现途径,王小川也给李彦宏泼了一盆冷水。他指出,API收入和模型本身的收入,都不叫成功实践,不是最性感的商业模式。“文心一言也好,ChatGPT也好,都不是。”他的理由是,如果把对话框和复杂功能都往里面放“会作死”。“什么都往里放,你不知道它是干嘛的。”

而此时,李彦宏正在海外兜售他的AI生意。《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5月22日晚,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现身巴黎VivaTech AI盛会,为参会的全球嘉宾介绍了大模型在中国的发展盛况。

图片

李彦宏称,在中国,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都在努力寻找PMF(产品市场契合度),致力于探索最能发挥生成式AI能力、能被数十亿人使用的应用形态。

王小川的子弹,他可能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回击。但需要补充的是,AI先发优势始终没有在百度股价中得到体现,近一年以来,百度美股市值离最高点跌去200多亿美元,目前维持在350亿美元线,甚至比京东还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