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变了:不再烧钱打广告,持续重仓农业,一把手亲自上阵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拼多多变了:不再烧钱打广告,持续重仓农业,一把手亲自上阵

撰文/ AI财经社 许歌

编辑/ 陈芳

近日,拼多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在当下复杂的消费环境中,拼多多的各项业绩指标在稳步提升。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拼多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领跑主流电商平台;净利润扭亏为盈,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6.4亿元。

曾被外界打上“烧钱”标签的拼多多,用数据证明自己是有挣钱能力的。如果你以为今后赚钱将成拼多多的首要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习惯不按常理出牌的拼多多,继二季度之后,再次宣布把三季度所赚的钱全部投到农业领域。

有赚钱能力是一回事,赚到钱后怎么花是另一回事。过往,拼多多的钱主要花在营销上,用真金白银抢出了市场,但现在拼多多的选择是ALL IN农业。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强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耐心投入。”

拼多多为何要死磕农业这个“硬骨头”?一个核心原因是,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空间巨大,与标准化产品的红海市场不同,还是一片蓝海,很容易帮拼多多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拼多多变了:不再烧钱打广告,持续重仓农业,一把手亲自上阵

重投农研科技

拼多多三季度财报的最大亮点是轻营销、重研发。

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的运营费用为12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22亿元,其中营销费用为100.5亿元,环比减少3%,连续三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

跷跷板另一端抬升的则是研发费用,第三季度这块的投入达到24.2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花在技术平台的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招募上。这种重投入能在年报中窥见——光研发人员占比就达到60%。

陈磊也明确表达风向变化,称拼多多会将过去五年在营销方面的重心,更多转向研发,并利用拼多多在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

整体数据层面,虽然第三季度拼多多的营收不及预期,为215亿元,但增速远高于竞争对手,同比增长51%。

用户是增长的活水。截至9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达到8.673亿,同比增长19%。单季新增1740万。对比阿里国内零售市场(含新零售)年度活跃用户8.63亿,在国内用户规模方面拼多多位列电商第一名。同时,这也把拼多多App三季度的平均月活用户数提到7.415亿,同比增长15%。

此外,拼多多在盈利方面也有了明显改善。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拼多多三季度的经营利润为21.4亿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12.9亿元;如果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看也有明显进步,三季度经营利润为32.6亿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3.4亿元;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则为16.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7.8亿元。

这笔钱则另有用途。陈磊透露,三季度的全部利润将全部投入“百亿农研专项”,继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据了解,拼多多今年8月设立的“百亿农研专项”,是一个农业科技普惠项目,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核心是利用技术优势,推动农业数字化。

当时拼多多刚发布二季度财报,便许诺会将二季度及未来几个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该项目,直到填满100亿元的投资总额。起步不易,这个项目也被陈磊称为“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9月底,“百亿农研专项”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如今三季度再次接力,体现出拼多多重投农业科技的稳健策略,及负起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决心。

农业科技为未来撑伞

拼多多为何如此重视农业,并且拿出了ALL IN的决心,一把手陈磊还亲自上阵担任一号位。

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从拼多多自身来说,作为后起之秀,拼多多诞生时,中国电商格局基本稳定,因此必须另辟蹊径,农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多年来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也在电商领域站稳了脚跟。

另一方面,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核心算法、智能农机装备等核心关键技术,还需要创新和突破,因此需要企业加大在此的投入。

此外,拼多多推动农业数字化,还有着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透露,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及农业研发型人才有很大缺口,一线农业劳动力基本在55-60岁,80后农民占比不到5%,因此普及农业科技,及吸引年轻人显得尤为重要。

在“百亿农研专项”中,作为今年落地的重点项目之一,拼多多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作为伸向年轻人才的重要触角。

在第二届比赛中,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并邀请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提供技术支持,吸引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参赛,最终有15支团队超过120名青年科学家进入初赛。其中,大部分成员都是90后、95后,甚至不乏00后的身影。

拼多多变了:不再烧钱打广告,持续重仓农业,一把手亲自上阵

到今年9月,有四支队伍脱颖而出,其中既有近百项国家专利支撑的学者团队,也有产学研多元组合的跨学科团队,而八成都来自90后、95后。接下来,他们将以远程方式在云南昆明的“多多农研基地”,开启6个月的番茄种植决赛比拼。预计到12月,首批AI番茄会挂果成熟。

当然,大赛目标重在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科技,更看重科技实践,鼓励将科研成果落实到田间地头。

值得一提的是,上届比赛中,已经有两支优胜团队开始探索商业化应用,其中“智多莓”团队已经在昆明古莲村启动第一个商业化项目“社区种植者支持计划”。

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AI技术能将草莓产量提升196%,投入产出比平均值高出75%。“智多莓”团队打算设立农业服务工作站,输出自动化施肥和种植决策系统等技术,预计服务周边100亩草莓园。

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所说,“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是为全球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实用平台,“通过应用创新技术,为农民探索出一套基于实践、降本增效的技术模型和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农业转型。”

电商助农为当下兜底

拼多多变了:不再烧钱打广告,持续重仓农业,一把手亲自上阵

如果说布局农业科技是拼多多对未来的远见投入,那么电商助农,则是拼多多对当下农业困局最务实的帮扶举措。

一个月前,当普通人还沉浸在双11狂欢中,拼多多悄然开启了苹果“双11”活动。原来,今年以来国内多个苹果产业带遭受价格波动,又遭遇春霜夏雹、秋季前旱后湿的不利天气,当秋季丰产到来时,果农们却担心起销量来。

为保障苹果丰产也丰收,10月27日起,拼多多连续推出“苹果丰收季直播”及万人团活动,联合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新疆六大苹果产地,拉起苹果“双11"销售潮。在供应端,拼多多坚持源头分级、产地直发,销售端则借力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资源,帮助农民赚得辛苦钱。

而在过往,果农做电商痛点明显,由于无分类、卖通货,价格上不去。于是拼多多选果团队深入各大产区做电商培训,帮助新农人一手抓源头分级,一手抓销售分类,同时发展更多强供应链的产业商家入驻平台。

这也从根本上为苹果供应链抗风险多设了一道降落伞。一个典型的例证是,今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调查中国五大苹果产业带,考量产业链应对生产、市场、社会、政策四大风险后,发现电商型苹果产业链抗风险力更强。

原来,传统型和电商型产业链虽然面临相似风险,但因流通环节、信息透明度、需求市场细分度不同,应对风险的能力存在差异。比如电商能在缩短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品牌宣传、识别用户需求上助力。

当然,这次苹果助农只是冰山一角。作为农产品上行平台,六年来拼多多先后培育超10万新农人,直连1600万农户,在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供应链领域埋头苦干。

光在2020年,拼多多平台的农(副)产品成交额就超过2700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平台农(副)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31%,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超过4000款,超过100万单的达到30多款。

重农助农也让拼多多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去年10月,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拼多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今年10月,由于“在农业科研、公益助农领域做出特殊贡献”,拼多多入选财经杂志《财富》评选的“2021年度改变世界”榜单。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随着三季度再次发力农业,拼多多的重农助农之路又迈上了新阶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