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不是“安慰剂”  滥用威胁身心健康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消毒剂不是“安慰剂” 滥用威胁身心健康

作者 | 田瑞颖

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皮疹、腹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科门诊的过敏儿童陡然增多。

这引起了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院长崔玉涛的重视,仔细分析后,他发现幕后元凶竟是消毒剂的过度使用。

而英国路透社7月6日的消息称,在一项消毒剂使用调查中,超过1/3的美国人滥用清洁剂和消毒剂,试图以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应对疫情,消毒剂不可或缺。

“但是家庭盲目消毒反而干扰了人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免疫力,增加了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过敏反应。”崔玉涛告诉《中国科学报》。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SARS前,消毒液更多地被使用于医院等特殊公共场所,而当疫情袭来,过度恐惧的人们开始哄抢消毒剂,家庭消毒的频率和程度远超医院等公共场所。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意大利培萨大学生物学教授博纳西曾对此表示担忧。

他指出长期大量使用消毒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此外,药剂残留物会成为新的污染源,滋生新的有害微生物,严重威胁健康。

此次公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惧再次加重了家庭消毒剂滥用的程度。

实际上,消毒剂的使用大有讲究。

首先,预防性消毒是针对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的,而大众往往缺乏对是否需要消毒的理性预判;其次,盲目囤积消毒剂会造成市场供不应求、医疗物资紧张。

而只管消毒不管效果的消毒剂使用方式,引发了直接对人全身喷洒的现象,这不但难以起到消毒作用,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不仅如此,人们还缺乏对消毒剂配置的基本认知,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这种家庭滥用消毒剂的不良影响在儿童身上尤为突出。

崔玉涛解释道,家庭过度使用消毒剂,会不可避免地使儿童吸入残余成分。

消毒剂不仅会消灭有害菌,也会消灭有益菌,破坏肠道菌群,致使儿童肠壁失去有效保护,增加过敏的发生率。

为此,崔玉涛和其团队专门开展了儿童肠道菌群检测项目。

通过化验大便后,他们发现这些过敏儿童过于“干净”以至于肠道菌群严重失衡,部分儿童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极低。

而这种“无菌”环境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在崔玉涛看来,公众对消毒剂的认知不足是造成家庭滥用消毒剂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需要在预判存在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后再使用消毒剂,而不是安慰式消毒。

抗“疫”还需心理“免疫力”

心理如同生理,也存在免疫力,过度恐惧会降低人们的心理免疫力,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崔玉涛发现,家庭过度使用消毒剂,会使儿童对病毒产生过分“憎恨”之情。

此外,由于过度担心被病毒感染,父母不让孩子触碰公共设施、不与外界人员接触,并时刻保持消毒状态,也影响了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除了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外,消毒剂滥用还会影响生态平衡。

SARS期间,消毒剂的过度使用,造成大量漂白水涌入台湾淡水河及其支流,河流含氯量过高致使鱼群大量暴毙,严重影响了河川生态,历经半年之久才得以恢复。

早在今年2月,为科学指导公众正确使用消毒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编制了《消毒剂使用指南》。

但显然,大众对消毒剂的认知还需要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科普。

此外,崔玉涛还发现,疫情恐惧症下,很多人通过短期内盲目进补来提高抵抗力,结果却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他提示,提高抵抗力需要依靠日常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盲目进补只会适得其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