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圈都指望这个题材救场?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中国影视圈都指望这个题材救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虫二

有人说,横店消灭的鬼子超过好莱坞消灭的外星人,但“风月同天”字条出现后,3万横店群演意识到,“手撕鬼子”这道名菜大概率要断供了,幸好新食材早已浮出水面。

去年5月央视“抗美援朝”电影六连播,重新唤醒了尘封的记忆,但除去2010年的《冰血长津湖》,其他全是爷爷辈经典,作品断档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后,仅有的几部作品屈指可数,《神龙车队》《铁血大动脉》《战地之星》《我的战争》《三八线》等等,《大决战》导演韦廉的《北纬三十八度》,一直未获公映。

个别影片如1981年严歌苓编剧的《心弦》以及刘晓庆的《心灵深处》,三观已跟不上今天的形势。

1996年八一厂动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资料剪辑出一部名为《较量》的纪录片,全面回顾抗美援朝的历史,上映前没有任何宣发,是典型的“冷启动”,结果在广州等大城市,票房力压当年的分账大片《亡命天涯》、《生死时速》和《狮子王》,当时传为佳话。

套用互联网的语言,这个市场潜藏着史诗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即便横店以“抗战速度”复工复产,也未必能够弥补。

在地球另一边,好莱坞对当年那场战争倒是意兴阑珊。

有好事者统计,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朝战题材的电影有24部,60年代3部,70年代3部,80年代5部,之后30年一共5部,原定于2010年开机的《17 days of Winter》因为韩国合作方Madmedia Asia撤资也杳无音讯了。

够资格载入影史的只有1962年的《war hunt》,投资仅25万美元,也是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写一位本性善良的美国二等兵发狂,杀害战友后被击毙,这个故事的内核可以说相当越战了,跟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有一拼。

这种差异源自截然不同的国民记忆。

对美国人来说,朝鲜战争夹在波澜壮阔的二战和伤痛至深的越战之间,在英雄主义和人性挖掘两个方向都够不到高度,天然缺乏话题性。

中国人正相反,120年前1万多人的八国联军就能横行半个中国,而50年后的长津湖,吃着炒面,穿着胶底鞋的志愿军可以与世界上最精良的军队抗衡,我们的对手成名已久,在一战的法国贝莱奥森林就让德军认怂,在二战的瓜岛使日军胆寒。

甚至美国都无人问津的老电影在中国都有人关注,像《猪排山》《坚韧的刺刀》《决不撤退》《独孤里桥之战》等等,豆瓣评分都保持了常规水准,有的军迷还“感谢”编剧还原了志愿军的小分队渗透+迫击炮抵近支援,觉得这是为“人海战术”正名。

总的来说,中国观众看的是战斗过程,美国观众拷问牺牲的意义,这不仅是欣赏水平,背后更是不同的情感体验。

至于这个题材的商业化潜力早就有人关注。

此前抗日剧已经火了20年,顶峰的时候,横店有四五十个剧组同时打鬼子,卫视黄金档三分之一是抗日和谍战剧,《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三八线,2005年拿下央视索福瑞10.3的收视率冠军,复播率仅次于暑假经典《西游记》,已经很说明问题。

有新题材接棒在资本层面也有好处,中国电视剧的版权交易一直水涨船高,2011年乐视拿下《甄嬛传》的网络首播,单集版权费只有30万元,去年的《知否》已经飙到单集1389万元,过去5年18部版权费超5亿的大剧,血亏的有8部,相比之下,不堆明星,不拼宣发、自带流量的抗战剧反倒有一个相对健康的商业模式。

至于风险当然是最低的,因为类型化清晰,有基本的目标受众,不需要大IP带潜客,而且都是“命题作文”,有配套资金支持,建构在政治正确之上的艺术夸张顶得住考据式的批判,何况还有比肩四大名著的复播率。

过去一周为了支持影院复工,中影公司拿出了最鼓舞人心的5部影片,制定了最优厚的分账比例,但不用多精明的商业头脑也猜得出,什么样的题材会比《战狼2》还应景。

只是那段历史的影像化一直并不顺畅。

1996央视曾经筹拍30集大剧《抗美援朝》,由《开国大典》的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掌镜,总投资3300万元,除了常见的特型演员,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角色都有美籍演员出镜,甚至韩国第1师师长白善烨都请到了韩国演员崔东浩,该剧1997年初春开机,次年就告杀青,最终却未能播出。

2013年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黄宏提议拍摄一部有关长津湖之战的电影,听到消息的冯小刚立即请缨,他因为接连拍了《集结号》和《1942》,对军事题材兴味浓厚,加上那时看了纪录片《断刀》热血沸腾,中影集团的韩三平又极力举荐,冯大有非我莫属之感,结果这部电影后来也没了下文。

倒是去年10月博纳影业备案了一部新片,题材也是长津湖,编剧是从万达影业跳槽过来的贾燕江,春节前有人曝料,这个剧组已经在辽宁宽甸开机,导演据说是刘伟强,也有传说是徐克、刘伟强、陈凯歌共同操刀。

刘此前在《建军大业》上栽过跟头,凭着《中国机长》有所挽回,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一直是主旋律神作,所以大家对此片颇为期待,结果2月1日剧组有员工发烧,刘伟强按规定遣散了团队,自己也回了香港。

重大历史题材的操作难度尽人皆知,把关高人多,观众期望高,主创压力大,都是正常现象,但70年前那场战争的雷区之多,超乎你的想象。

2003年7月日27日朝鲜战争停战5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档案馆解密了一批文献资料,其中1955年苏联副外长库尔久科夫的一份报告提到,“在平壤战争展览馆的12个展厅中,只给了中国志愿军战士一个,而其余的展览厅中,只宣传朝鲜人民军的作战,根本没有关于志愿军的内容”。

这种情绪的文艺化表达我们早就见识过了。

如果你不了解历史,又碰巧看了《橡树十万火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伏击战》这些老电影,你会以为打赢二战是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功劳,美苏没什么贡献。

朝方“较真”到什么程度?仅举一例。

2012年中朝合拍《平壤之约》,大家事前议定,不谈历史,只论友谊,但电影仍然数易其名,剧本四易其稿,很多细节都争得天昏地暗,比如剧本写中国人到朝鲜旅游,小孩子跑出酒店走失,双方在寻找中增进友谊,朝方反映强烈:我们这里不丢孩子,拐卖儿童是你们的事。

当年央视拍《抗美援朝》,朝方获悉后要求提前看剧本,同时“建议”不能用演员扮演领导人,还希望删去“恳请中国出兵”的情节。

朝鲜拍过几部描写志愿军的电影,1958年的《战友》,1983年《沸流江的传说》,1984年《山路红花》,1986年《火红的山脊》,1990年《尽管岁月流逝》等等,问世时机都很微妙,这就不便细说了。

2010年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世界知识》杂志刊载王木克的文章,提到当时朝方毫无征兆的拿出一部叫做《兄弟之情》的电影,讲的是英雄黄继光的故事,朝方对于兄弟之情的理解就是“给的越多,越觉得不够的那种感情”。

还有韩国。

过去我们的史料经常把朝鲜战场的敌人统称为“美伪军”,这个“伪”又称李伪军,特指李承晚的韩国军队,在志愿军的战术里,“避开美军、专打伪军”是一个老梗,彭总也分析过,“伪军战斗力弱,易打难捉,美军较强,死多活少。”

后来还有这样的段子:某中国老人去首尔旅游,感慨变化很大,韩国人不屑,你以前又没来过,怎么知道?老人说,1951年我开坦克来的,当时叫汉城!

1991年韩、朝同时加入联合国,1992年中韩建交,美伪军的提法就此作古,据说也影响了1993年的奥运会投票,后来再从萨德入韩到新冠疫情,可谓风风雨雨数十年。

但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韩国人不像美国人那么健忘,对于70年前那场战争同样有着强烈的表达意愿,只是情绪还算克制,中国网友反对的也只是《太极旗飘扬》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2014年两国还合拍了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共同回忆了联合抗倭的历史。

同时,中日韩自贸区在目前形势下有多重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何况它还是RCEP的基础,韩国又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国家,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叶问暴打四等马润,日本人和美国人并不在意,矢野浩二还得过“外务大臣表彰奖”,奖励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但你把这个戏码套到韩国人身上可能是另一种反映,尤其疫情期间,韩国援华物资也贴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字条。

所以影像化打脸美国,板子多半会落在韩国屁股上,效果未必好,虽然韩国人也拍过5000人大战20万唐军那种犯混的东西。

至于美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是障碍,退一万步说,他们反映强烈不正是我们重现这个题材的动力吗?

所有国家都重视国民记忆的影像化表达,关键在于受众是谁?

如果只是自产自销,视角无所谓了,你拍《天国王朝》,我拍《征服1453》,各自表达就好,神剧也不是中国专供,大家都是长盛不衰,无非自己嗨爆,路人犯了尴尬癌。

如果希望普世,那就必须外化出世人都能读懂的视角,向下去探索大历史中的个体命运,寻找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这就变成了一个从自我到自省的过程。

按目前情况,抗美援朝这个题材即将供需两旺是肯定的,观众天生喜欢正邪对抗的戏码,投资方需要风险小、回报高的故事,院线和卫视希望商业和教化和谐统一,答案不言自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