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方国家很少出现“巨婴”?在荷兰,孩子从小是要被“放生”的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为何西方国家很少出现“巨婴”?在荷兰,孩子从小是要被“放生”的

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几乎每个人都讨厌熊孩子,觉得没有长大的他们,不懂社会规则,总是横冲直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是,有一群人比这些熊孩子还令人讨厌!

在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后,他们没有愈发成熟,身体虽长大,但思想却停留在婴儿阶段。他们极度自私,只求索取没有奉献,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

在中国,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之为巨婴。

巨婴一词,出自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本著作《巨婴国》,该书于2016年出版后,一时之间风靡网络。巨婴也因此成了年度热词,直到现在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依然居高不下。

巨婴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家庭教育问题。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是“父爱母爱泛滥”的结果。孩子们被长辈们以爱之名,雕刻成了脆弱、依赖、没担当、没主见、缺乏独立自主的模样。

爱孩子,不是要为他们建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而是应该学会放心,放手,放下姿态,让他们自己学会成长。

在这点上,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中国就存在很大的差别。

西方人对于孩子在学业上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 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教育理念,西方国家很多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认为,孩子的人生路程需要自己去走,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一)在荷兰,孩子从小是要被“放生”的!

荷兰夏天流行一种刺激活动:大人深夜开车,把即将进入青少年阶段的小孩载到森林里“放生”,而后大人离开,让这群小孩靠着原始的GPS设备和方向感,自寻出路,回到童军营地。为了让活动更困难,大人可能会蒙住小孩的眼睛,甚至故意乱绕,不让他们记路。

有时,大人还会藏在树丛中,故意发出野猪般的声音吓小孩。有的大人则沿路留下线索让孩子解谜,一步步踏上回营地的路。

这种活动在很多中国的家长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对荷兰人来说,再平常不过。荷兰小孩从小被教导不要太依赖大人,大人则被指导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荷兰的“放生”传统体现了这种原则,就算孩子又累又饿还迷失方向,都应该让他们想办法自己找到回家的路,让他们体验全权做主的兴奋感。许多荷兰大人回想起小时候参与的“放生”活动,都觉得获益良多。

(二)在以独立精神著称的美国,成年就意味着负债。

美国孩子六七个月时就自己抱着奶瓶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着吃饭。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等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心理,家长就用小夜灯为孩子驱逐对黑夜的恐惧。渐渐地,孩子就适应了一个人睡觉。

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教他们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家里的东西坏了,父母会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

美国父母有意让孩子适应不同的新环境,激发他们的独立能力。与此同时进行自我保护训练,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等。

美国很多富人富可敌国,但他们的孩子却都要自己去打工赚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比如特朗普,他的孩子们在年少时都得自己打工赚零花钱,特朗普只给他们提供生活费和教育费,连电话账单都得孩子自己付。而上大学以后,除了学费外,其他一切开销孩子们都得自己赚取支付。

普通家庭更是如此。据调查,在美国有38%的年轻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财务支持,而年龄19岁至22岁的年轻人只有35%得到学费资助。因此在美国,身负巨债的年轻人非常常见。

对于美国人的独立自主,冒险又是另外一种培养方式。

美国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冒险精神的开拓。他们相信孩子基于好奇心的驱动,天生具备冒险精神。而冒险精神所赋予孩子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无穷的。

为此,在美国的森林,你会看见负重行走的父母,后面跟着负重行走的孩子,他们可能徒步几小时,找一个适合露营的地方,跟孩子们一起安营扎寨。在沙滩上,你也会看见美国父母各拿一块大的冲浪板,后面跟着孩子们各拿适合年龄段的小的冲浪板,一家人一起冲进大海里挑战浪头。不断地被巨浪拍进海里,钻出来又重新再来。

美国这种重视独立精神的社会模式,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熏陶,因而培养出了坚韧、独立自主的可贵品质。

(三)在英国,从王储到亿万富翁再到平民子弟,独立是人生必修课。

在英国,很少见到年轻的父母抱孩子。他们或用童车推着孩子,或让孩子跟在自己身边踉踉跄跄地走。他们也不会把孩子严严实实地裹起来,在房间里或公园里都是让他们随便爬,随意玩。

英国私家车的拥有量是很高的,多数家庭都拥有自己的轿车,可以很方便地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英国的家长们很少会开车接送孩子,一般看到的都是孩子们自己背着书包徒步或乘坐校车去学校。

英国家庭只要住房条件许可,孩子就会一个人单独睡觉。英国人提倡培养孩子(从4个月开始)正常的睡眠习惯,让孩子定时上床睡觉和整夜睡眠。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

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英国的初级学校很也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学校教育范围之内。学校经常组织学生登山、野炊等活动,目的就是锻炼孩子独立勇气和探索热情。

英国私立学校多数为声名卓著的老牌学校,如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拉格贝公学,但这些学校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伊顿公学的校训之一就是“独立”,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教学中居于首位。

在伊顿,无论是哈里王子,还是亿万富翁的儿子,都要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伊顿公学要求学生,人生是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没有义务替你包办一切,每天早晨闹钟一响,你就应马上起床,再困也要爬起,风雨无阻准时到课堂。

(四)在日本,上学接送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帮自己的孩子处理大小事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小到吃饭喝水,大到就职婚嫁......有人说,中国的家长是一辈子的家长,中国的孩子是一辈子的孩子。

与之相比,日本更崇尚“独立教育”。在日本,孩子上小学就需要独自去学校,这是学校和父母们约定俗成的惯例,甚至如果学校离家很近,3、4岁正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自己走路上学。大人们认为,独自上学是他们迈出独立的第一步。

除了孩子自身的独立意识觉醒,日本学校也会在各个方面继续提供锻炼机会。学生们需要轮流负责打扫卫生、收作业、清扫厕所,就连午餐也需要自己摆盘、分工、饭后清理等工作。

日本学校的午餐跟我们小学的很类似,但细节又很不一样。环保组织 Cafeteria Culture( CafCu )曾在 Youtube 上传了一段视频,记录了关于日本日常生活教育的学校午餐,给大家展现了学生都吃什么、以及在整个午餐的过程中,学习帮助他人、维持整洁与秩序的精神。

如果你家的「小祖宗」每天吃饭还是三五长辈追着跑,苦口婆心哄着喂,那你不妨先看看日本小朋友的午餐礼仪,这其中有多少我们可以借鉴的?

而且日本很多学校有自己的小农场,孩子们吃的土豆是高年级学生亲手种出来的。日本政府一直以来都鼓励学生亲自下田耕种,这样才能直接体会到食物的可贵,只要有条件的学校都会如此实施,珍惜从懂得辛苦开始。

成长不仅是指生理和外貌上的成人化,更是指心理的成熟,品格的丰满和内心的充盈。一个只会对父母予取予求,撒泼放赖的人,即便已成年,在人格上也只会被矮化成巨婴。

对于网络上频现的巨婴式案例,我们不能只止步于一时的悲愤和唏嘘,而是更应该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为何很多西方国家很少出现这种巨婴,在很大程度上我想跟他们重视对孩子的独立自主的培养是分不开。

中国的家长不应该是一辈子的家长,而中国的“孩子”却早该应该成长为“家长”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