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NASA在火星释放一只“鼹鼠”!4小时内挖了50厘米深的洞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好消息!NASA在火星释放一只“鼹鼠”!4小时内挖了50厘米深的洞

NASA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地点名为极乐平原((Elysium Planitia),但从这里极目远眺却满是荒芜,没有一点极乐世界繁花似锦的样子,于是科学家计划释放一只“鼹鼠”到地下探索一番,看看能否有什么意外发现。

根据NASA的最新消息,2019年2月28日,洞察号部署的第二台科研仪器,来自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机械“鼹鼠”——热流和物理学特性探头(HP3)正式启动,在4小时之内锤击4000次,已经深入火星地下18至50厘米。

由于钻取结构和土壤长时间摩擦产生高热,鼹鼠每锤击4小时就得停下来“冷静”一下。在两个火星日之后,它将用自身电力加热一片铝箔,花一天的时间测试周围土壤的热传导率。锤击、冷却、加热、测量,挖洞4小时休息3天——这就是一只鼹鼠在火星的“幸福”生活。

通常来说,幸福总是短暂的。HP3实验的首席研究员Tilman Spohn介绍,鼹鼠在第一轮掘洞中就遇到了一块石头。好在它的尺寸不大,不会阻挡鼹鼠前进的脚步,钻取机构倾斜大约15°将其推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曾做过模拟测试,鼹鼠并不畏惧10厘米以下的石头,但克服类似障碍会耗费大量时间。

据德国科学家介绍,热流和物理学特性探头(HP3)总重3公斤,最大功率2瓦。前端的钻取机构通过旋转的蜗轮拉伸主弹簧产生锤击效果,第二个弹簧用于吸收反冲。DLR空间系统研究所的Torben Wippermann解释说,整个机构就像一枚自带锤子的大铁钉。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鼹鼠将进行10轮锤击,在火星地下钻个3至5米的洞,再用后端拖拽的一条配有14个传感器的电缆收集火星内部数据。温度、热导率和辐射计数据将发送至德国科隆的DLR控制中心接收,然后由DLR行星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处理和评估。

目前科学家最担心的是鼹鼠在向地下掘进的过程中遇到一块大石头,小身板的鼹鼠挤不过去又退不回来,它在火星上悠哉游资的幸福日子也就到头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