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wifi,环保,节能,城市建设,智能家居,智能生活

目前,内地共有193个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究竟为何?它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影响?[详细] [网友评论]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可触摸空间

海王星冲日

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Smart City)由IBM公司提出的一个概念。智慧城市的定义五花八门,但大体是指运用最新的信息和通讯科技,将城市的居民、交通、运输、物流、资源、公共服务等系统整合在一起,让城市以更智能的方式运行,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

智慧城市通过各种智能感知、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手段,让城市更宜居,对环境更友好。 [详细]

智慧城市可让居民需求在最短时间获得解决
所有城市管理都建立在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可触摸空间内,城市管理者仅需拖拽与点击即可完成各项设置。这里具备庞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及使用的能力,无论你的需求是什么,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解决方案。这就是人类对智慧城市的畅想。

城市的宜居性体现在它能给市民提供在居家、出行、教育、就业、环境、医疗、社会保障、安全等方面出色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为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智慧城市公共平台将分散的信息资源统筹到一个公共平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全面感知、整合、共享,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并非玄而又玄的未来学概念,它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如电子政务、手机挂号、手机打车、网上缴费等等,只是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Wifi的普及,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便利信息。[详细]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大数据 我国大数据发展受阻
我国数字化的数据资源总量远远低于美欧,每年新增数据量仅为美国的7%,欧洲的12%,其中政府和制造业的数据资源积累远远落后于国外。就已有有限的数据资源来说,还存在标准化、准确性、完整性低,利用价值不高的情况,这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价值。同时,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往往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而且受行政垄断和商业利益所限,数据开放程度较低,这给数据利用造成极大障碍。制约我国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法规不完善,一方面欠缺推动政府和公共数据的政策,另一方面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制度不完善。 [详细]
调查
  • 1.您认为智慧城市会让生活更简单更轻松吗?(此问必选)

智慧城市可使城市更宜居 减轻环境压力

国外智慧城市实践
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

韩国以网络为基础,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欧洲智慧城市关注城市生态环境、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医疗、智能建筑等领域,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能源效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丹麦建造智慧城市哥本哈根(Copenhagen)有志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

由麻省理工大学可感知城市实验室主导的《垃圾跟踪》,使用数百个微型的、智能的位置感知标签。这些标签附着在不同类型的垃圾上从而实现垃圾跟踪,然后将数据传至城市垃圾管理系统。

目前,国际上一些科研机构已经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城市与人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比如麻省理工可感知实验室创作的《MIT SENSEable City Lab - 法国高铁准点动态图》作品可视化晚点列车实时数据,受延误影响乘客数量,路网上所有列车实时位置,帮助高铁调度员及时掌握延误乘客信息,迅速采取行动。《等时法国》作品中,则可视化中一天以及一周内列车换乘和晚点造成的等候时间变化,两地交通变化。根据交通耗时按比例变形制作地图,显示一周的变化。用户选择初始车站,就可以知道在特定时间内能到达哪座城市。[详细]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概念可帮助公众应对危机

全球科研机构正在利用数据可视化和各种交互式理念来为城市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手段。

《全球水灾影响》展示1980-2010年间全球水灾影响信息图,直观显示各国每年因受洪灾、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让援助组织很容易地辨别出风险最高的国家。

《寄生天堂的“孤岛危机”》 通过建立悉尼中央商务区的实体模型和电脑虚拟模型来模拟城市公共空间危机事件,观众通过电脑游戏体验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响应。

《城市突变平台》使用户在虚拟城市中模拟突变,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所居住的城市系统。

《禽流感疫情可视化》呈现2013年4月后禽流感在中国爆发、蔓延的变化过程。通过将病例从疑似至确诊至死亡或治愈的过程在时间线上的展现,显示疫情的时间变化。 [详细]

从一个家庭到一座城市都可以智慧起来

未来可“将城市穿戴在身上”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在“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目前记录健康数据的移动设备,配合可穿戴设备,正以每月2倍的速度在增长。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忙于工作的北漂大半年没有回家,和家人通电话时常年患有心脏病的母亲总说身体安好让他一切放心,但他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却又脱不开身无法回家。如果这时有一款设备能实时监测母亲的脉搏、血压等信息,这位北漂会买么?

专业传感器变成可穿戴设备,让人们随时随地自我测量、跟踪,并通过智能手机的可视化分析为生活决策提供指南。这些传感器生活产品成为人类感官与神经系统的外延。而实现了自我调解、联网中控的智能家庭系统让生活更轻松。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使人们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随心所欲的设计和制造他们想象中的产品;《家庭智能控制系统》让所有的家电和供暖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操控,即时你不在家,只要在你的家庭自动化系统中设置你需要的命令就可以远程操控制,供暖系统还能为你节省能源。

此外,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未来市民看病不需亲赴医院,医生通过专门的医疗装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等情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完成望闻问切。 [详细]

未来可“实时阅读、感知、玩转城市”
如果每个市民都可以直接而开放地洞察我们的城市,那会怎样?智慧城市概念让市民可以通过互动去学习、探索和发现城市、区域及其功能,建立各种信息分享,让人们发现城市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对城市的关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

《开源城市》让本来只有专家才能使用的荷兰国土信息,现在当地机构、城市规划者、建筑师与市民都可以使用。开源城市(oscity.nl)作为一个新型平台展示了荷兰国土的利用情况,包括洪灾、文化遗产分布、办公空间分布和能源消耗等。它代表了未来空间规划的模式:通过开放的信息平台,让市民集体参与城市规划。平台的研发着重于提高利用数据解决方案的能力。

《城市脉搏 - 开放数据》系统让市民体会城市的生命力、创意和革新力。它包括历史、当前与未来话题。系统通过仿真模拟、实时数据和可视化,帮助城市规划师找到应对未来诸多挑战的策略。 展示了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新方式。一方面市民可以提出城市问题及改进方式,另一方面这个应用还可以告知市民在何时何处获取免费城市信息资源。

《城市心情》以几何形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动态和进行人际动。通过收集各个区域市民的情感、图像和文字,使城市每个角落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它是一种市民与城市互动的全新方式。市民可以发送自己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感想加上心情状态,系统把众多用户发送的情感信息可视化,绘制成一幅城市情感地图。它可以被用作改善城市宜居的参考。还可以实地体验城市的情感区域,与他人互动。

《玩转城市》PLAYCITY 是由 Mark van der Net 和 The Cloud Collective 团队设计的一个互动媒体环境,它直接把虚拟世界融入现实环境。通过感知观众位置与运动,调动投影内容与观众互动,观众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用户在城市地图上走动,发现城市居住区、绿化区和商业区等区块。它使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荷兰城市空间的功能,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方式。

《城市关注》是一个大众参与的信息分享平台,鼓励人们发现城市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对城市的关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用户通过手机发布问题、评价问题、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在网页端查看全城问题统计信息。CityCare 通过众包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评价和筛选,对于关注度和评分高的问题,CityCare 会根据问题的关键词和分类将其发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在 CityCare 系统中,问题的发布者(用户),问题的负责人(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解决问题的执行者(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之间通过平台的信息共享进行有效合作,更好地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 [详细]

红绿灯图片

智慧城市会最终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回顾过去的十年,人们越来越少去实体店购物,越来越多坐在电脑前采购;回顾过去五年,按键操作已经几乎被触屏操作所取代。未来,智慧城市也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智慧的出行选择,更加迅捷的信息沟通;3D打印将把我们从工厂里解放出来,谷歌眼睛让我们拥有火眼金睛,智能机器人会变成生活实实在在的帮手和伙伴。我们的衣服,是我们的装备,我们的意念,是我们的武器。我们不会再有空调,因为智能材料的房屋冬暖夏凉;我们不会再有媒体,因为人人都是独立的自媒体。我们也许不再有手机,但是我们的通话会更加的方便;我们也许不再有汽车,可是我们的交通会更加的快速。[详细]

2013年智慧城市国际设计周展作品

足不出户便了解城市大街小巷,身在家外已看到家中各个角落,未来智慧城市将让我们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072
凤凰网科技频道出品 编辑:杜苗 韩林君

相关报道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