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区块链为什么能火起来?
科技
科技 > 区块链 > 正文

“抗疫”期间区块链为什么能火起来?

于佳宁

在2019年10月24日中央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以来,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提速,应用模式发展迅猛。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区块链已经初显身手,特别是在多方协同的复杂场景,应用潜力开始显现,真正意义上“火起来”了。

具体说来,疫情防控期间,吉林法院充分利用区块链等手段灵活办案,截至2020年2月,全省法院司法审判材料和节点流转信息存证上链超过4500万条记录。再如,雄安新区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慈善捐赠管理溯源平台,为慈善捐赠提供记账辅助服务,雄安新区已将该平台作为新区慈善物资捐赠的重要监管手段。又如,中国联通研究院等单位推出“区块链企业复工复产备案平台”,充分发挥防篡改、多节点同步等优势,解决了远程在线填报、全省跨地市跨部门快速同步以及备案数据安全可信等问题,截至2月底,平台累计备案复工企业已超1000家。

尽管区块链已经开始大展身手,发挥巨大价值,但是,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应用速度这么快?这是一个困扰了很多人的问题。很多读者可能已经看了无数篇关于区块链介绍的文章、视频,但是仍然对区块链的实质、价值、应用、前景一头雾水,不明白区块链为什么被称为“信任的机器”,又为什么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因为,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商业逻辑,甚至是思维方式。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可以用四大属性概括:存证平台、协作协议、结算网络、确权机器。

第一,区块链是“存证平台”。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在任何时刻,账本上保存的信息与节点当初记录上去的内容完全一致、未被篡改,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可靠性越来越强。也就是说,写在区块链上的信息,既不像写在纸张上的信息那样会随着时间褪色、模糊,也不会像存在传统“中心化”数据库中的信息那样,很容易被“管理员”偷偷篡改、删除。

同时,信息在区块链上进行流转,全部过程都是有迹可循、可以追溯、清晰透明,任何人都非常容易验证数据的源头和真实性,实现穿透式监察,让信息真正意义上变得真实可信。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在知识产权、司法、电子政务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

第二,区块链是“协作协议”。协议,就是程序。基于这样的智能化程序,人与人、机构与机构,甚至物与物之间都可以依托区块链实现高效协作,而这种协作是“去信任化”的,使用者无需信任其他任何参与协作的人,也能够通过区块链的机制确保自己利益的安全。

进一步来说,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使得我们可以使用更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安全协作,比如通过智能合约来抵押数字资产、按条件自动调用合约、自动执行,这样自动化的、确定性的执行模式使得违约难度大大增加、失信风险大大降低、信任成本大大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和协作不仅可以提升效率,还可以降低风险,形成一种数字化的信用解决方案,这也就是区块链被称为“信任的机器”的原因。

第三,区块链是“结算网络”。区块链可以用来像金融领域的结算、清算平台一样,在交易后帮我们做有价值的资产的结算,但是无需第三方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提供担保。不同的是,它能够结算的东西,将远远超过资金、股份、债权这些狭义的资产,各种各样的价值都可以形成新型资产在区块链进行结算,清算效率高的同时安全性远超以往的形式。

第四,区块链是“确权机器”。区块链又被称为是“分布式账本”,思路上,它采用的是账本的机制,而其中记录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金钱、股票、证券、资产、储值卡、积分、发票、关键数据、证书、合同、证据、访问权、收藏品、游戏道具等等。而这个账本的不同点在于,它是由多个互不关联的机构或个人(即“节点”)共同记录的,各个节点共同记账,共同确认信息的所有权,让信息以“点对点交付”而非“复制粘贴”的方式流转,确保任何时点信息在区块链体系内存在的唯一性,以及确保信息时刻保持与一种数字身份相绑定,这也就实现数据所有权的确权。

上述为区块链的四重属性,由此可见,尽管在抗疫期间,区块链已经火起来,但是也仅仅是“小荷初露尖尖角”,在各行业应用的大幕尚未真正拉开。区块链的应用范围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甚至是极具想象空间的。要想把握区块链的时代机遇,提前布局区块链的前沿应用,充分发挥在存证、数据共享、内部管理、审计、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变革性作用,提高整个产业的协同效率,关键是塑造“区块链思维”,以思维变革带动技术变革、场景变革,最终实现产业变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