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科技也许没在万人现场引发欢呼,但可以在无人区默默改变世界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有些科技也许没在万人现场引发欢呼,但可以在无人区默默改变世界

“ 江浙沪地区包邮,新疆等偏远地区邮费另计 ”,相信差友们网购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类似的标注。

之前一直生活在包邮区的托尼,对偏远地区不包邮这事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前几天亲自去了趟新疆,才算是深刻体会到商家们为啥不愿意给它包邮:因为新疆这地儿实在是太太太太大了。

光是土地面积,就占了全国的六分之一,比江浙沪等几个包邮大户加起来还要大,在新疆县与县的间隔,随便就抵得上很多地方省与省的距离。

这就让按重量和省份来计费的快递在这里显得极其尴尬,收货地址明明都在同一个自治区里,但它们的距离实际上早就跨省了。

也正因为新疆的幅员太过辽阔,托尼在这七天的行程里,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辗转的路上。

车窗外远处的雪山

不过话说回来,托尼这次可不是特意翘班去旅游,也不是跑去那边欣赏“ 三步一娜扎,五步一热巴 ”的少数民族姑娘,而是受邀代表差评去见识了下大疆在电力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家做运动相机、无人机以及稳定器的大疆。

看到这里差友可能就会有疑惑了:做高科技消费产品做的风生水起的大疆,怎么突然就和电力农业搭上了边,难道它也学养猪的网易,要去新疆种田发电了?

种田发电倒不至于,大疆在新疆做的事情可比种田要酷多了。

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

其实想要在新疆种田也挺不容易的。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干燥,这就是新疆的气候特征,加上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的特点,正常的农作物到了这边很多都种不了。

托尼所住酒店的窗外风景

尽管当地人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在这块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种上了大片大片喜光耐旱的棉花辣椒等农作物,但基本上还是要靠天吃饭。

托尼从当地承包了三千亩地种植棉花的农民沟通中了解到,棉花的种植太旱了不行,太涝了不行。

要是遇上了红蜘蛛等危害较重的害虫,不仅一年的辛苦白白浪费,向银行贷款承包种地的他们,没准到最后还会歉收到赔本。

所能做的,就是在棉花收获的季节到来前,面对好的坏的情况下,尽好各种人事努力把棉花尽可能的给照料好了。

毕竟天气这种变量不能任由人为随意的控制,但人的行为起码或多或少可以影响到棉花的生长。

大片的棉花田

其中在棉花脱叶期到来之前给它喷洒脱叶剂,就是影响最后收成如何的关键环节。

喷洒的好了,不仅可以促进棉花均匀成熟,还可以减少采摘的棉花上残留着的叶渣等杂质,从而提高棉花的品质,以期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偷偷摘了一朵云

以往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把拖拉机开进棉花田里,通过车上连着的喷杆来进行撒药。

但这种传统的做法不仅会碾压破坏大片大片的棉花增大没必要的损耗,而且棉花长太高的地方车根本就开不进去。

到了这时,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顶着三四十度的太阳,冒着被高温晒伤中暑被棉花枝划伤以及农药中毒的风险,用人工进行喷药。

身旁的农户还告诉托尼,有时候要是出现病虫,还需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一下子给几百上千亩地全喷完药,稍稍晚了害虫就会转移,从而感染危害到其他正常棉花地的产收。

雇佣足够多的人力虽然也可以完成这样高强度时效的工作,但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浇水、防虫、顶芽摘尖、脱叶、采摘。。。棉花生长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意外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无法挽回。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托尼并不知道大疆无人机除了可以航拍,原来还能用在农业的植保飞防上,用无人机就实现了对棉花等农作物的施药。

正在浇水撒药的无人机

一来空中施药不仅可以避免碾压破坏掉棉花徒增多余的损失;二来无人机能识别不同田地的地形和农作物分布,自动设置最佳的喷水撒药用量和运作轨迹,只需及时给无人机换药换电池即可。

原本每亩需要 30 升的药水喷洒,现在每亩 1 升水就已足够,一台无人机每小时可以完成 30-150 亩地的作业,一个飞手就能控制 2-5 台无人机,一切顺利的话两三个人一天下来可以操作千亩。

植保无人机

无人机操作简便大幅度节省人力和药水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效果甚至还比费时耗力的人工和传统粗暴的机械作业要好上不少。

托尼注意到这次给我们演示用无人机来植保的飞手,原本就是一名从河南来这谋生的普通种地农民,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无人机专业技能培训后,就已经能够熟练的上手应用了。

黝黑粗糙的手控制起无人机来却驾轻就熟

现在他已经不经常帮人种地,开始自己承接起无人机撒药的工作来,干的活也比之前轻松不少,经询问腼腆的告诉托尼他的收入已经翻了一倍。

放眼望去,全中国拥有 20 多亿亩的耕地面积,而大疆的农业无人机,从今年开始截止到目前,植保作业的面积已经超过了 2 亿亩地,相当于两千万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农业发展向来离不开技术的变革,托尼从来没有这么切身的感受到,科技一旦服务到传统行业上,会是这么的悄无声息势如破竹。

相信不久的将来,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延续了祖祖辈辈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方式将会彻底改变。

借助科技的力量,但愿五谷收成好,家家户户庆丰年不再是美好的期盼而是预期到来的结果。

电力起边端,一线下江南

前面大疆用无人机技术服务到农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已经让托尼感慨良深,那么用它来给贯穿三千多里地的特高压电路巡检,可以说是震撼了。

新疆虽然土地干旱,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电力大国中国拥有七大煤田,光是这里就占了三席,因此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发展的不止有农业经济,还有电力经济。

托尼在路上看到的输电站

丰富的煤炭、风、阳光等清洁资源在新疆就地转化为电力,供给本地居民企业使用的同时,还通过数以万计绵延千里的输电铁塔输送到内地。

整个新疆行程中,托尼在路上看到最多的除了高山峡谷戈壁沙漠,就是远处那一座座、一级级矗立在各种复杂地形上的输电铁塔。

连绵起伏的山脉与高耸入云的铁塔交相呼应,荒凉中又夹藏着些许郁勃的气息。

在那里大疆带托尼去参观的,就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工程: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电从新疆昌吉出发,历经十万多个电塔和 3304.7 千米线路,最终到达古泉。

沙漠中的千伏输电塔

从这条线路上输出的电力,足够满足浙江、上海、江苏等华东地区 5000 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并且可以同时点亮 4 亿盏 30 瓦的电灯,省下 2 万 5 千趟 20 节车皮列车的燃煤运输。

可以这样说,不经常被包邮的新疆,却把电力包邮运输到了千里之外,而为整个电力运输保驾护航的就是电网的巡线人员。

大到每一座电塔的每一根电线,小到每一处连接点的每一个零件,都要他们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每时每刻的电力输送不会因为各种原因中断。

当时在场的电网运维组班长告诉托尼,以往他们主要靠望远镜对电塔进行检查,由于从下望上的视角比较窄,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节,往往经常还需要派人亲自登上几十米高的铁塔近距离用人眼进行观察。

光是靠近电塔,托尼就已经听到了电流的呲呲声

巡检员一般需要用时 50-70 分钟去完成登塔、走线、采集图像等工作,才能完成一个电塔的检查。

由于新疆地形复杂,电塔不全在平地上,还有不少处于戈壁沙漠或者高海拔的地区中,如果遇上大雪封山等极端天气,整个运维工作会变得更加槃根错节。

另外高空作业本身就有极高的风险,保障登塔人安全的,也只是几根安全绳而已。

大疆就将无人机天生适合用来干这种高空作业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线路附近架设好操作台,由巡航员遥控无人机即可完成图像的采集。

整个过程从原来的一小时左右缩短到了十几分钟,提升效率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直接省去原本登塔走线等高危步骤,保护了运维人员的安全。

无人机飞上七八十米的高空进行巡检

托尼还从工作人员那边得知,那些从全国各地离家过来驻扎在新疆的电网运维组人员,为了维护供电保住绩效,逢年过节也会有人坚守在这里,三年多来从未发生跳闸事故,简直不可思议。

截止到今年五月,大疆无人机在中国巡线里程已超过 40 万公里,年巡检作业量超过 80 万公里,相当于 20 个地球赤道周长,某些地区甚至已经实现了自动飞行巡检。

社会上各行各业工作的种类很多,如果不是为了生计,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去尝试危险作业。大疆让托尼以小窥大,看到了用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产品服务到高危行业的无限可能。

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

托尼新疆行的最后一站是具有“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之称的坎儿井。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为了争取生存与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在这个中国极端干旱的地区,极度缺水怎么办呢?为了生存那,就只能用原始工具被迫凿石为洞,挖渠引水。

就这样前后耗时整整两千多年,历经当地人祖祖辈辈几十代人夜以继日的在地下几十米深处卑躬屈膝埋头苦干,才造就了戈壁沙漠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泉坎儿井,并使得新疆这个地广人稀极度缺水的地方有了持续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托尼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人类点亮科技树的能力,如果说那时候最尖端的科技是挖地用的铁锹,人们却用它凿出了坎儿井、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等世界级的伟大工程。

那么到了现在以及未来,科技能干的事毫无疑问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超出我们普通人的想象,未来将会无所不能。

托尼已经开始期待起,将来人们回顾起无人机,会像我们现在看到铁锹一样的那天。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