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确认成功飞掠“天涯海角” 已发回平安信
科技
科技 > 科技创新 > 正文

新视野号确认成功飞掠“天涯海角” 已发回平安信

新视野号任务团队庆祝成功飞掠

新视野号任务团队庆祝成功飞掠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视野号”科学团队在周二收到确认信息:新视野号已成功在新年伊始与距离地球40亿英里(约合64亿公里)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邂逅,并携带着大量宝贵数据。

“我们的探测器是健康的,”任务行动主管爱丽丝·鲍曼(Alice Bowman)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宣布,“我们刚刚完成了最远的一次飞掠任务,准备接收‘天涯海角’任务的科学数据传输,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

在收到新视野号的状态报告后,APL的研究人员为此欢呼并拥抱。首席研究员阿兰·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这颗探测器坚若磐石。”

美国东部时间周二刚过10:30分(北京时间周二23:30分), 任务团队通过NASA深空网络在西班牙的天线收到了这份重要的“平安信”,距离新视野号飞掠这颗直径20英里(约合32公里)的天体过去了10个小时。“天涯海角”的编号为2014 MU69。

信息传输的延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新视野号必须先完成科学数据的加载,然后再转动天线向地球传回数据。另一个因素是,信号要以光速传播6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地球。

这封15分钟的平安信旨在让APL的任务团队知道,新视野号是健康的,并成功记录了探测器所搭载摄像头和其他科学仪器的数据。

接下来几天,新视野号将以每秒1000比特的“龟速”向地球传输数据。它的传输速度受到了所搭载15瓦发射器的限制,另外也受到了距离遥远的影响。但是最终,科学团队预计会收到来自“天涯海角”的详细图片、温度信息、光谱分析、粒子计数等信息。新视野号飞掠“天涯海角”的时速为3.2万英里(约合5.15万公里),最近距离为2200英里(约合3541公里)。

“天涯海角”最新面貌

在收到新视野号平安信一个小时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任务团队负责人分享了一张“天涯海角”的最新图片。这张图片基于新视野号在飞掠前发回的图像。

新视野号传回的首张图像

新视野号传回的首张图像

这张经过高度处理后的图片显示,“天涯海角”是一个瘦长型天体,长大约21英里(约合34公里)、宽9英里(约合14公里),拥有像花生或保龄球瓶般的两叶形状。

项目科学家哈尔·韦弗(Hal Weaver)表示,一系列图片显示,“天涯海角”正在转动,但是现在说它的自传周期更接近15小时或30小时还为时尚早。不管怎么样,它看起来好像就在新视野号摄像头面前旋转。

“它就像一个螺旋桨,”韦弗称。

“天涯海角”也有可能是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天体,而非单一天体。但是,韦弗表示,他相信“天涯海角”是一个两叶形天体。

更多详细飞掠图片将在周三公布。新视野号的所有数据预计将花费20个月时间才能全部下载完毕。“这项任务给予我们的一直都是延迟享乐,”斯特恩称。

科学家们称,“天涯海角”代表了柯伊伯带的一类“冷经典”(cold classicals)天体。这类天体是太阳系在45亿多年前形成时相对来说未发生改变的遗迹。

“它真的是一块化石,太阳系形成时的遗迹,”韦弗称。

这使得“天涯海角”不同于冥王星,后者是新视野号在2015年的主要探测目标。在经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广泛搜寻后,“天涯海角”被选为下一个探测目标。

鲍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天涯海角”任务的报平安体验不同于冥王星任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飞掠庆祝活动在跨年夜达到高潮。

“这种感觉就是,‘天啊,我们还没有真正收到信号,就提前庆祝了’,”她表示,“可能是我这次略微紧张些,但是我们再次成功了。”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