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
科技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有钱人才共享,穷人都自己买去了。/unsplash

当 "KTV 充电 3 小时花 24 块 "" 骑一次单车比公交车贵一块 "…… 唯有那句 " 多几块钱就嚷嚷,用不起就别用 " 足够无情,却也足够合理。

人们可以接受买不起车厘子,亦可以接受吃鸡肉、鱼肉,但鲜有人考虑,有一天我们可能用不起共享单车。

以后,在追求 "xx 自由 " 的路上,可以加一条 " 共享自由 "。

近日," 共享系 " 纷纷涨价。共享单车涨到每小时 4 元,涨价最多的共享充电宝则达到每小时 8 元,如雨伞这样稍和 " 共享 " 沾边的东西,也涨到了每小时 3 元。

自去年小黄车暴雷之后,共享单车顿时销声匿迹,只有街边满覆灰尘、东倒西歪的 " 遗产 " 不时提醒人们它曾来过。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被遗弃在草丛中的小黄车。/wiki

共享充电宝更是,王思聪那句 " 共享充电宝能成我吃翔 " 言犹在耳,如今其非但没死,反倒引领起了共享界的涨价风潮。

细算一笔,按照目前翻倍的价格,多用几次的花销足够买新的充电宝和雨伞了。

"KTV 充电 3 小时花 24 块 "" 骑一次单车比公交车贵一块 "…… 网上出现的两种声音激烈对垒。有人说价格太高,往后不用或少用,也有人说涨了几块小钱而已,影响微乎其微。

回想当初,共享单车和充电宝用近乎为零的低价投喂用户,终于引诱我们 " 上钩 "。如今,它们在偌大的城市中,逐渐构建起一堵无形的墙 ,看似你我皆在城内,细究却又大不相同。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去茶馆,也不是真喝茶的。/《茶馆》

如一百年前,老北平的城墙内,市井民生都可归结到戏馆里一盘小小的开花豆上去。

短暂的和平安乐背后,有人犬马声色,飞鹰走狗,更多则是被裹挟向前的世俗的蝇营狗苟。

听戏间歇的一盘豆子贵吗?不贵,但也很贵。

这时候,唯有那句 " 多几块钱就嚷嚷,用不起就别用 " 足够无情,却也足够合理。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寡头格局形成,

是时候收割胜利果实了

还有人记得共享经济来时的样子吗?

2015 年,小黄车走出北大校园,开始在大城市中野蛮生长。尽管共享经济一度成为大咖时不时提及的热词,但大多数人对共享经济的最直观认识,就是从一辆辆 ofo 开始的。

相比小黄车暴雷的时间,普通用户们可能更早地认识到了它混不下去这一事实。

小黄车出事后,墙倒众人推。曾经无数投资热钱涌入,钱多到 " 不知道怎么花 " 的 ofo,单退还用户押金这一项,就被逼上了绝路。至今,仍有 1000 多万人在线排队,等着退押金。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但也有一批用户,退押金的事情都与之无关。他们疑惑的是,为什么自己可以不花钱就骑了一两年小黄车。既然可以免费,押金何必多此一举。

于是,这些人一边骑着小黄车,一边聊着小黄车的死期。这无关是否金融或投资的科班出身,最简单困惑来自于:不花钱的东西靠什么赢利?

从小黄车身上,我们可以瞧见过去几年里,共享经济最真实的样子。

无数家共享单车公司推出低价红包,一场价格战之后,风流云散。悟空单车成为首家破产的公司,曾经不可一世的 ofo 奄奄一息 …… 大街上五颜六色的单车颜色逐渐一统。

繁荣如昙花,后来也只剩一地狼藉。

那些试图打着共享名号的投机行为,噩运来得更早。北京曾推出的共享马扎,不到一天就因为马扎全被市民顺走而不了了之。

2018 年后,这只猪从风口上摔了下来。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活下来的皆成割据鼎足之势。

曾经靠着价格竞争,跑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了。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直依靠背后的大公司投资输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时下,能够继续活下去,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单车、充电宝巨头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抢用户、抢柜台,共享充电宝的羊毛还是得从羊身上薅。

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在赌。赌这几年培养起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用户黏性是否牢靠。

涨价自然容易,但重建用户信任度就不简单了。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刚收割了我的钱包,

别指望我过个年就重新相信你

2018 年之前,没人觉得共享单车这个 " 新时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 有任何问题,大街上车铃如潮,骑自行车蔚然成风。

低碳出行、环保出行是一度与其挂钩的热词。直到戴威被置于生死之地,令无数人垂涎的共享单车终于被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全民口诛笔伐,从性格刚愎自用到家境优渥,为人纨绔 …… 人们搜干剐尽,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证明,戴威必败这一事实。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北京街头,杂乱堆放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了路障。/wiki

经此一役,共享经济口碑扫地。排队退押金事发,证明了一个极浅显的道理:对共享单车的青睐,实在与环保意识关系不大,能在低价甚至免费的小黄车上薅一把羊毛,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心态。

只是这一次,羊毛党败得一塌糊涂。如今再使用共享产品,人们更喜欢一锤子买卖。

大学生小王偶尔还是会使用共享单车。他发现费用在上涨,但总是选择骑一次结一次,有类似办卡、交押金等更优惠的方式,也断然不会选。

一家企业从生到死,总有那么几件事最为大众熟知。

可以想见,在共享经济上,千万人排队退押金,必定是会流传多年的事情。

骑共享车的人不一定环保,但一定不差钱。

被 " 共享 " 了钱包的用户们,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建起对共享经济的信心。而重建信心的效果如何,还要看接下来几年内,共享经济在盈利方面的表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骑一次车就花一次钱,之后即使企业死了也与我无关。

也有专家表示,共享系此次集体涨价,也有用户升级的目的。试图通过此举,发展出一大批优质的长期使用用户。

换句话说,通过涨价,过滤掉大部分不稳定的短期用户,将那些愿意办卡的长期用户留下来。

这样的想法未免太天真。有网友说道:" 以目前的使用价格,不如自己买一辆单车多骑几年。"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wiki

共享充电宝更是,如此昂贵的价格,远不如自己买的划算。涨价之后,除非万不得已,恐怕很少人还会频繁使用共享充电宝。

对于国人,降价、涨价是一件永远不能忽视的大事。但凡价格变动,商家就能体会到 " 顾客来去太快,就像龙卷风 "。尤其是之前的低价早已养成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突然翻倍涨价必然会带来不小的反应。

不过也不能排除,有人就不差那点钱,押金退不退的也不在乎。但话说回来,如此优质," 甘愿奉献 " 的用户恐怕也不太需要骑单车。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再不涨价,就活不下去了

共享经济涨价,更直接的需求就是续命。

共享单车与共享充电宝能活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奇迹,若不是企业一直在贴钱支持,根本难以活到今天。

在共享充电宝野蛮生长的早期,那位 " 为自己代言的 " 陈欧,就曾命令团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烧完数十亿元资金。

在巨额投资背后,却是长时间的亏损。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江水中的共享单车尸骸。/ 微博

仅共享单车损坏,数量就大得惊人。被上私锁占为己有,或被店家拿回家用来送外卖的都算粗浅手段," 毁尸灭迹 " 早已是常态。

每当入夜时分,珠江边生活不如意的醉汉撸起一辆单车,连着酒瓶子就往江里扔,这都是亲眼目睹的场景,生活中并不少见。

曾有人调侃说:仅仅广州塔附近一小段江面下的共享单车,打捞起来足够再覆盖一座广州城。

其中不乏夸张成分,但每逢大雨过后,江面上打捞船清洁江面时,打捞到各色的单车是常有的事。

摩拜单车自 2016 年上线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此后,美团成功接锅,但数据显示,仅去年,摩拜就亏损了 45.5 亿元,占美团亏损的一半。

摩拜不过是共享经济市场的缩影。当下,培养造血能力刻不容缓,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永远将资金扔到这个无底洞中去,这时,涨价成为最简单粗暴,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共享经济到底有没有侵占公共资源,也是另一个困扰大众的问题。/wiki

共享市场涨价之后,众人上演了分析狂潮。有人认为是为了精细化运用,有人认为是为了用户升级 …… 五花八门的分析,远不如续命来得实在。

当互联网巨头人人想着用户下沉的时候,共享市场却盘算着用户升级,实在是有强行解释之嫌。

事实就摆在眼前,这些摆在公交站、地铁口的共享单车,说到底也就是你我之类的升斗小民偶尔使用,再怎么升级用户,又能升级到哪里去呢?

倒是那些日常高度依赖共享单车的人,在涨价面前不要有拆锁私藏之心才好。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在涨价面前,

用户黏性不堪一击

近几年来,共享产品已经培育起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一判断,也支持了商家的涨价。

从市场数据来看,如今的共享市场足够庞大,人们也乐于使用共享产品。

" 共享 " 这片热土,谁都想来耕一耕,却不是谁都能种出东西来。

据 2019 年 2 月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已达 29420 亿元,增速更如野火燎原,年度增长率超过 40%。

如今,不论是餐厅还是 KTV,使用共享充电宝成为潮流,共享单车更是解决了人们上下班途中,从家门口到地铁、公交站的 " 最后一公里 "。

更有观点认为,共享经济投资的不仅是现在,更是投资了未来。数据显示,在中国使用共享充电宝的 1.5 亿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用户未满 30 岁。

如此看来,整个共享市场不仅在当下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用户黏性,而且在未来大有发展前景,可谓欣欣向荣,除了商家们还是赚不了钱。

同时,商家几乎也到了不得不涨价的地步。这些披着共享外衣的租赁大厂们,目的绝不是公益慈善。历时数年的铺张消耗之后,盈利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

红极一时的共享汽车。

只是,涨价背后,人们可能高估了用户的忠诚度。

当下,共享单车与共享充电宝等产品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不假,但使这些用户死心塌地却有前提:共享单车骑一次只需几毛,充电宝使用一次仅需一元 ……

当这些因素荡然无存,用户还会为此买单吗?未必。

共享单车充电宝不是生活刚需。在网上发起的一项调查中,针对充电宝涨价,近 19 万人选择了应急才会用,16 万人认为太贵了以后不用,仅仅九千多人认为很方便还会继续使用。

共享经济,能活下来全靠涨价用户的忠诚是薛定谔的。/unsplash

判断中国消费者的动机,价格永远比用户黏性更加准确直观。

一个吃了几千年猪肉的民族,依旧可以很轻易地就转向鸡鸭。说起用户黏性,单车能与猪肉一战否?

涨价本无错,但是大步往前还是小步细挪就是一门学问了。

可以预想,为了降低使用频率,一大拨购买充电宝或今后立志步行最后一公里的人,应已滚滚而来了。

来源:新周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