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F1000X M3 上手:除了耳机,你还需要一双好鞋
科技
科技 > 手机 > 正文

索尼 WF1000X M3 上手:除了耳机,你还需要一双好鞋

索尼 WF1000X M3 (以下简称 M3),第一代降噪豆的升级款,之所以直接跳过二代,索尼大概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一款进步很大的产品。就像苹果的 iPhone 7 到 iPhone X 一样,索尼同样希望这种巨大的升级不仅能体现在产品上,还能体现在命名上。

外观

如果你是降噪豆一代的用户,拿到 M3 的第一感觉一定是失望,盒子从上一代的金属变成了塑料,上面金色部分涂了一层很像金属的漆,拿到不到半小时,就出现了一些细小的划痕。下部分是类肤质的涂层。再仔细看,盒子上两条清晰的开模线,如果不是顶上印着 SONY 四个大字,很难和索尼的产品联系起来。

虽然这些小问题并不影响一款耳机的核心体验,但作为一个价格超过 AirPods 的耳机,的确在品质感上有些欠缺。

耳机盒子高度和 AirPods 盒子一样,但是长度和厚度都是 AirPods 的两倍。在夏天,只能揣在裤子口袋里,由于比手机厚很多,实际比装一个手机还要不舒服。

盒子和放耳机的孔都有磁力吸附,拿取耳机比较方便。上下两部分接缝处有一个红灯来提示电量,充电时红色常亮,没电时会闪烁提示。相比一代的没有提示更加直观。但遗憾的是,颜色只有红色,不容易区分电量状态。耳机端部同样有 LED 灯来表示耳机状态,红灯表示充电,蓝灯表示蓝牙连接。

在手机 App 上可以看耳机的剩余电量,但无法知道充电盒的剩余电量,让人没有安全感。好在续航还不错,在降噪开启的情况下,和充电盒配合有 24 小时的续航。

拿出耳机,配对,塞进耳朵,如果你是降噪豆一代用户,一定能感受感受跨世代的进步,当然这也归功于降噪豆一代作为一个无线蓝牙耳机实在有些不合格。

那么一款合格的无线耳机,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性能和游戏连接

蓝牙耳机的连接有多重要?就像手机有没有网络一样重要。

这其中包含 3 个指标:连接稳定性、设备切换的方便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延迟。

稳定性上 M3 做的比较好,4 天使用下来,单边失联出现一次,偶尔卡壳出现 5 次左右,好在几秒钟之内就能解决,在一些极端环境下,蓝牙耳机没办法避免偶尔的失联,属于正常范围。包括 AirPods 和 Bose 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连接单个设备的话,M3 非常方便,从盒子里拿出来,戴上就已经连接了。如果你的手机有 NFC ,那就更方便了,刷一下盒子直接连接,再刷一下断开。当然,iOS 设备是不可以的。

在设备的切换上,最好的方式一定是 Bose 耳机那样,直接连接两个设备,哪个有声音就播放哪个。M3 和大多数蓝牙耳机一样,只能连接一个设备。好在切换比较方便,假如你已经连过电脑了,下次直接在电脑上蓝牙连接就可以,不用重置后再连接。

延迟方面,比较奇怪的是在 iOS 设备上看视频有轻微的延迟,但打王者荣耀的延迟是比较小的,应该是 App 适配的问题。在安卓和电脑端,几乎感受不到延迟。

新一代的降噪豆在连接的基础项目上,得比较不错,是一个合格的蓝牙耳机。

降噪&音质

在谈音质之前,先要解决听到的问题,所以先来谈谈降噪。

如果说上一代的降噪是聊胜于无,那 M3 的降噪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和 Bose Qc 30 的降噪效果差不多。解决了户外听音乐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降噪并不是全能的,高频的人声是没办法过滤的,只会有轻微缓解。降噪解决的是有规律的低频噪音,比如地铁里的轰隆声。

索尼还给 M3 配备了自适应声音控制模式,耳机会检测你当下的环境,进而决定降噪还是播放环境声。但有时候会有误判的情况。

音质方面,相信看到 SONY 的 logo 就知道音质不会太差,但是看到蓝牙就知道对音质不能要求太多。

由于缺失了LDAC ,只有 AAC 和 SBC ,在音质方面的表现就不能苛求太多。App 中有 DSEE HX 选项,据说开启后会带来接近 Hi-Res 的高品质音效。实际体验下来差别并不大,并且开启后续航会有大幅下降。

操控

降噪豆这次两边都有触控区,并且可以执行不同的功能。左边主要用于控制降噪,单击切换降噪/环境声模式,长按有类似头戴式耳机的快速反应模式,用于短时间听别人的对话。

但是一般功能开启后,别人也说完话了,这个功能适合对别人说话有预期的场合,比如超市买东西问价格时,可以不用摘下耳机。

而右边主要控制音乐,单击暂停播放、双击下一首、三击上一首,长按唤醒语音助手,iOS 和安卓都能支持。

但没有音量控制,想要调音量还是要用手机。

两边的触控还是比较灵敏的,担心误触或者想要更改功能,可以在 App 中进行调节。

触控有时候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并且还比较频繁,几天的使用下来,已经出现了七八次了。两边耳机都取下来一会,重新戴上就能解决。

和 AirPods 一样,索尼也可以摘下暂停,戴上继续播放。为了防止误触,摘下后触控区是不执行操作的。取下之后也能自动断电。

缺点

这样看下来,M3 几乎是一款完美的耳机,降噪的升级,让它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了。但缺点也是有的。

作为一款有潜力接管我们大部分使用场景的耳机,M3 最大的问题在于佩戴不够舒适,就我个人而言,AirPods 和 Bose 的舒适度都是好于降噪豆的。

主要原因是 M3 的黑科技太多,料很足,重量也就上去了。作为一款无线耳机,其实上面说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戴着不掉。苹果为了不掉,做到了足够轻。没有 Bose 的鲨鱼鳍、Beats 的耳挂固定。想要耳机不掉,索尼的做法是用耳塞塞得更深,然后用耳道把耳机「挂」住。

自带的耳塞在长度上都比自家 WI1000X 的耳塞要长,这是导致戴久了有异物感,有些不舒服。换一个短一点的耳塞会有所改善,比如索尼 WI1000X 的耳塞。

把耳塞做长,还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听诊器效应。

进入耳道的部分越长,轻微的动静就会导致声音很大,就像掏耳朵一样,越往里,声音越明显。如果进入耳道短一点,就像是平头塞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

而 M3 的外露部分的重量占比比较大,容易产生晃动。听诊器效应就会比较明显。甚至连走路都会咚咚响。

一开始我是难以忍受这么严重的听诊器效应的,直到我换了一双软一点的鞋子。听诊器效应几乎消失了。当然,比较剧烈运动时还是会有,比如跑步。

所以解决方案也很简单:1、换一个短一点的耳塞。2、想办法把耳机固定住,让它不晃动。3、换一双底更软的鞋子。

最后

一款耳机的好坏,本质上是取决于它能适应多少场景。索尼 WF1000X M3 就是一款想要接管你大部分场景的耳机,它虽然不能像 AirPods 那样让你感受不到耳机的存在,但降噪的加入,也扩展它的使用场景,这样是 AirPods 所无法做到的。也许,索尼 WF1000X M3 唯一的缺点就是「存在感」太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