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滴滴单车夹缝求生


来源:风眼

没人能够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过去,共享单车市场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凤凰网科技孙洪

null

“2018年共享单车行业基本已经凉了,后进入的企业很可能没什么机会了。”面对当下国内的共享单车市场,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韩美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没人能够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过去,共享单车市场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关于模式的争论尚未分出胜负,正在棋盘上对弈的一方摩拜单车突然卖身美团,另一方ofo与重要股东滴滴因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而若即若离,另一边用一年时间就爬到行业第三的哈罗单车,却不声不响地抢夺着摩拜和ofo忽略了的市场……

共享单车行业这种种变化让很多局内人措手不及,ofo的“坚决”迫使滴滴与其分道扬镳,开始自己运营单车。然而,行业在经历了资本参与、过度投放、烧钱补贴、监管跟进、日趋合理之后,市场格局相对已经稳定。多位出行领域分析人士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都表示,滴滴这时发力,稍微有些晚了。

不过,面对共享单车这样一种连接生活与出行的高频工具,已是出行巨头的滴滴不会错失这种能够延展自己出行版图的机会。日前,北京商报报道称,滴滴仍在追加单车投入,向天津富士达和深圳喜德盛下了200万的单车订单。虽然滴滴方面没有正面回应这一消息,但种种迹象表明滴滴做共享单车的长远决心。

可以看到的是,滴滴“复活”了北京地区的小蓝单车,旗下青桔单车也在全国多地进行投放。然而,问题也在随着滴滴单车业务的推进接踵而来: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并得到良好维护的小蓝体量能够支撑多大的市场?青桔在深圳、昆明等地相继被叫停,二三线城市逐渐饱和投放受限,面对来自美团在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半路突袭的碰撞,处在腾讯和阿里两个超级巨头生活服务布局中间,市场给滴滴留了多少机会?

面对种种难题,滴滴单车业务也埋下了太多未知因素,等待它的会是绝地求生还是落地成盒?

艰难的推进

从2016年4月第一辆摩拜在上海上线以来,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就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了创投圈,资本争相下注,新平台不断涌入,当年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参与者入局。这种增长在摩拜和ofo一轮接一轮的巨额融资之后,变得越来越疯狂。其中的推动力,也有滴滴一份。

据相关统计,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的投放量激增,高达2300万辆,是2016年200万辆的近11倍,投入金额估算超百亿元。仅仅以福州一城为例,根据福州市城管委数据,福州市2017年底共有六七家共享单车企业进驻,投放总量多达35万辆。

从0到35万,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于是,福州遇到了一个难题,城市正常所需共享单车数量仅有15万,过剩的20万辆单车中有大量或堆积在路旁,或闲置在小巷。强制搬离,成了福州市城管委给这些共享单车企业送去的“年终奖”。

事实上,与福州共享单车市场情况类似的城市在全国还有很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行业已经呈现了比较平稳的市场格局,摩拜和ofo完成了在一二线城市的覆盖,三四线城市逐渐被其他中小平台抢占,市场整体趋向饱和。

与此同时,市场的饱和与资本向头部平台的倾斜,行业二八效应越发明显,导致大量共享单车企业出现倒闭或运营困难的情况。从悟空单车的关闭开始,町町单车、酷骑单车直到小蓝单车等等,不断有共享单车企业退出这个行业。此时的共享单车市场,对于很多共享单车企业来说能够顺利抽身已是幸运,很多公司即使还在场内,也备受煎熬。

然而,滴滴却成了逆向行进的那个。2018年1月,滴滴宣布独立运营单车业务,与小蓝完成业务托管合作,并推出青桔单车。滴滴计划称,2018年将在全国投放约600万台单车。3月,滴滴又在多个城市力推免押金骑行。

在退潮期进场,就注定了滴滴单车业务的艰难。易观出行分析师赵香对凤凰网科技表示:“对于饱和度较高、交通较发达、拥堵较严重的地区,青桔想大规模做起来会比较难。”诚然,投放、违规、被约谈,便是滴滴运营共享单车业务以来,外界能够听到的最频繁的消息了。

3月17日,青桔在深圳投放一天就被相关管理部门叫停;3月23日,青桔在武汉的投放被收缴;3月30日,青桔在郑州投放的单车也被执法部门暂扣……面对在多地投放遇阻,滴滴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凤凰网科技:“滴滴一直和各地方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希望滴滴‘免押金’的骑行体验能普及。”

此前,有消息称滴滴内部已计划加大对青桔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力一二线城市单车市场,预计年内投入总金额超过5亿美元。滴滴方面虽然没有回应,但可以看出,滴滴仍在努力推进旗下的单车业务。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总是在使出反作用力。据凤凰网科技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郑州、武汉、石家庄、福州、南宁、扬州等一二线城市,均已因为市场过度饱和而明令禁止共享单车新增投放。也就是说,在国内众多存在单车使用需求的城市,在短期内青桔单车都无法进入。

在出行行业分析人士看来,青桔受到政策监管,其投放必然受限。艾瑞出行分析师鲍君同样认为,青桔最大的问题是一二线城市受政策和监管的限制,可能在监管不那么严格的城市会有一些机会。

狭窄的夹缝

可以说,滴滴单车业务正在遭受来自内部和外部同时给出的压力。

就内部压力而言,青桔在一二线城市的推进,由于政策限制频频遭遇红灯,致使其始终无法加速,这便成为滴滴单车业务的第一难题。而即便避开已经饱和了的市场,三四线城市对滴滴单车业务的态度也并不友善。

2017年,当摩拜和ofo在各一二线城市酣战的同时,有一部分中小共享单车企业将目光盯在了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市场。哈罗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开展的市场战略,以三四线为主,为自身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据韩美向凤凰网科技透露:“一线市场竞争激烈,我们拿到的钱有限,二三线城市也需要用车,目前哈罗已经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还在持续渗透。”

仅从哈罗占领的市场来看,目前国内有足够共享单车使用需求且还能容纳新增车辆的城市已经不多。5月10日,哈罗单车在西安市投放单车时就被交通运输部门约谈,要求其停止新增车辆的投放。可以说,曲线发展的方式也很难行得通。因此,赵香认为偏二三线的市场,滴滴也已经错过了大规模投放的最佳时期。

其实除了青桔,滴滴托管的小蓝在北上广深南京成都等一线城市投放,总用户量超2000万。根据易观数据显示,在2017年8月小蓝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行业第三,为349.3万,摩拜和ofo分别为3798.8万和3653.6万。从月活上看,小蓝存在一定的用户基数。赵香认为,对于滴滴来说,小蓝原有用户可以活过来,会对滴滴在获取新用户时候有所帮助。

事实的确如此,滴滴可以从“复活”后的小蓝手中直接获取到一部分用户。但至于小蓝是否有可能成为一支“骑兵”,答案可能也不乐观。

自从去年6月开始,小蓝就遭遇了一连串的战略失误,导致潜在的融资和并购都没有成行。在小蓝爆出资金链危机之前,其市场总投放量达到60万。从理论上说,滴滴可以从小蓝手里获得60万单车和2000多万用户。但有消息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小蓝实际的投放量远没有达到60万辆,只有20万辆。

也就是说,虽然近期北京、成都等地相继有可使用的小蓝出现,但实际的数量却有限,因此滴滴从小蓝身上打开一二线城市缺口的可行性就被大打折扣。“共享单车行业车辆密度足够大才能占领市场,没有车辆的支持,怎么做都很难。”鲍君认为。

null

另外,在获取用户方面,市场整体都遭遇到瓶颈,滴滴自然也不例外。根据Trustdata数据显示,2018年3月共享单车行业新增用户规模同比下滑近八成,从去年同期的1251万缩减到273万,其中ofo、摩拜、哈罗等单车平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种行业现状,对于刚刚开展单车业务的滴滴而言,无疑是不利的。

更为严重的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已是共享单车行业“迟到生”的滴滴,被夹在了腾讯和阿里中间,导致在发展空间上也遭遇了较为严峻的考验。目前,摩拜在“腾讯的意志”之下卖身美团,成为美团出行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腾讯生活服务布局中的组成。滴滴从2016年9月就结缘ofo,却在一步步成为其最大机构股东之后,双方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

滴滴从2016年开始,先后4次投资ofo,持股比例超过30%,足见对两轮业务的重视。滴滴还在2017年7月向ofo派驻了三名高管,其中就包括现在滴滴单车业务的负责人付强。4个月后滴滴高管集体“休假”。ofo开始朝着远离滴滴的方向走去,与此同时阿里正在迎头接上。

可以说,摩拜和ofo这两大单车平台已经分别归属腾讯和阿里旗下,加上阿里大力扶持的哈罗单车,整个单车市场似乎又变成了两大战队。对于腾讯和阿里来说,它们都不需要自己做出行,但这是一块不得不啃的市场,控股就成了必然。而滴滴被夹在两大巨头中间,再加上目前的市场格局,滴滴单车业务的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窄。

绝处的机会

鲍君认为,多种出行方式协同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平台的用户粘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滴滴对单车的布局,第一重要的是战略意义——完善大出行的版图。但是市场可供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投放的力度,实际不会像他们说的那么足。如果继续像现在这么做,做大取代摩拜、ofo可能性并不大。”

目前,出行领域都在强调4+2,也就是四轮+两轮。四轮解决长途出行,两轮解决短途出行,而短途的距离正是滴滴原有缺失的点。因此,要在出行领域掌握足够的话语权,滴滴做单车业务是势在必行。滴滴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滴滴希望通过共享单车平台,升级短途出行,为“最后三公里”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出行选择、更良好的出行体验,补充滴滴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建设。

更何况,共享单车市场需求量足够大,其背后产生的用户数据价值也很高。赵香认为:“对滴滴来说用户数据的价值其实更大一些,出行平台往科技公司转型,数据才是最重要的。”

但从摩拜加入美团阵营后,单车战争的焦点悄然发生了变化。滴滴的单车业务已不再是单纯的单车,而是与美团在整个大出行领域展开了较量。这种变化甚至已经不关乎单车本身是否能够盈利。

null

但以目前滴滴单车业务的运营情况来看,与拥有了摩拜的美团对抗,明显占据下风。4月下旬,虎嗅消息称滴滴重启收购ofo事宜,预计6月前后官宣。ofo方面4月24日晚间否认了这一消息,滴滴方面没有正面回应凤凰网科技。5月15日,《南华早报》报道称ofo CEO戴威再一次拒绝了滴滴的潜在收购邀约。

不过,滴滴与ofo不是没有可能重修旧好。祥峰投资赵楠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滴滴不一定要发展自己的单车,他们也没有放弃去进一步控股ofo。一方面ofo需要资金发展,另一方面老股东有退出需求,一切皆有可能。”

回想前一次滴滴想要控股ofo的经历,看得出ofo创始团队本身并不愿意放弃话语权。一位接近ofo内部的行业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滴滴收购ofo的可能性不大,ofo创始团队是不愿意的,但目前这个行业的融资并购又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就要看滴滴有多大的渴望。”

对于滴滴来说,想要快速缩短自身和美团在单车业务上的差距,收购ofo无疑是最合理的选择,也是它可能冲出去的难得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看,滴滴其实有一个潜在盟友,那就是阿里。由于新零售、网约车以及共享单车等领域的交叉混战,拥有一个共同敌人的阿里和滴滴,很可能在ofo的收购上达成某种默契。上述行业人士认为,滴滴很可能与阿里阵营合作联手围剿美团。

如今,摆在滴滴单车业务面前的,是自身亟待解决的内外双重压力。尤其是在美团、携程等企业先后进入网约车领域后,滴滴在维护四轮业务护城河的同时,也会咬紧两轮业务。但今天的共享单车市场,已不是初期烧钱就能圈地的局面,对于滴滴单车业务而言,绝地求生的难度系数并不容易消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