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Uber在中国一年亏10亿美元 看看他和滴滴的补贴大战


来源:爱范儿

补贴也不可能实打实地留住消费者。在完全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面前,消费者是没有“忠诚” 可言的,唯一的选择指标就是看谁的补贴力度大。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原标题:Uber CEO说在中国一年亏10亿美元,我们梳理了他们和滴滴的补贴大战

我们在美国是盈利的,但在中国我们一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

在温哥华一个名为“fireside chat”的活动上,Uber CEO Travis Kalanick如是说。

“我们有一个凶猛的竞争对手,它在各个城市都处于亏损状态,但他们通过烧钱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显然Kalanick 说的竞争对手是滴滴出行(原名:滴滴快的)。2015 年,Uber和滴滴出行争锋相对,通过补贴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2015年11月,中国优步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初只有2% 市场份额的他们已经进入21个城市,整体市场份额超过35%。同年12 月,滴滴出行也宣布,滴滴专车目前已经覆盖了259个城市,拥有超过500万的注册司机,日均订单量400万单。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5 年第三季度,滴滴专车市场份额达83.2%。

滴滴快的掀起补贴大战

事实上,Uber还没有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广其服务前,滴滴和快的就已经发起了补贴大战。

2014年初,滴滴和快的分别接受腾讯、阿里的投资后,展开了疯狂的烧钱大战,依靠给予用户的双向补贴,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了领先优势。这其中,滴滴通过天价补贴,1 年时间就把一个创业公司拉到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

2014年5月,在双方补贴大战的胶着状态下,快的和滴滴不得不同时宣布停止对乘客的现金补贴。

“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可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2014年10月11日,滴滴打车CEO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讳言地指出这一行业巨大的资本投入。

2015年2月14情人节当天,滴滴与快的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同年9月,滴滴打车正式更名滴滴出行。

滴滴Uber再战

合并之后战争没有停息,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独角兽汹涌来袭。

据滴滴CEO程维回忆,滴滴快的合并之后,Uber曾找到滴滴谈判——要么接受其投资占股40%的要求,要么,Uber会在中国投入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背靠阿里和腾讯两座大山的程维和滴滴快的,没有选择和Uber合作,而是“拉开架势,正面PK”。

2015年3月,Uber宣布人民优步降价30%,意味着此前已经比出租车低的价格进一步降低,而司机的收入和乘客的优惠,都是Uber自己来承担的。

从Uber曾经展示过的数据图形看,其中国业务的大幅上涨,就是从人民优步降价、价格比出租车低30%时开始的。

2015年11月份,Uber展开了新一轮的补贴活动。“感恩节前乘车满3程,第二周免2程车费;乘车满5程,第二周免5程车费,每单免费金额最高10元。”这样的短信相信不少用户都有收到过。

滴滴快的也不示弱,向乘客派发5折优惠券,同时开展大规模融资,带起了一轮“融资战”。

“Uber是美国历史上融资能力最强的公司,携巨资进入中国,要支持多业务线打赢,融资战役是生死时速。” 滴滴CEO程维在当时的一封内部邮件里写道。

2015年7月,滴滴快的宣布完成20亿美元F轮融资,而这距离其1.42亿美元E 轮融资也只是过了2个月。2015年9月,滴滴快的再次宣布,F轮融资加入了新的投资者,20亿美元变成了30亿美元,估值上升至165亿美元。

同年9月,Uber在中国的独立注册公司雾博也完成了12亿美元A轮融资。今年1月,中国优步又完成了约20亿美元B轮融资。

补贴的得与失

“我希望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我更喜欢创造(Building),而不是一直拼命融资(fundraising)。”Kalanick 对融资显得并不热衷,“但如果我不参与到大规模融资里面来,就会被其他花钱买份额的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事实上,“国外的互联网公司确实也存在着一定时期不求盈利,但求扩张。但是不会像国内那样这么普遍,在每个垂直领域细分战场上都你死我活的烧钱互撕,但求活到一家独大然后winner take all,这种玩儿法在国内基本上已经是固定模式了。”知乎用户刘易杰在一个相关问题中回答道。

滴滴和快的补贴大战后,一年间大量热钱投入各种O2O项目。国内几乎所有O2O细分行业的企业,进入市场都不约而同选择用烧钱补贴的方式获取用户,达到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效果。

不过,O2O烧钱补贴产生了不少恶果,不仅加速了资金链断裂风险,而且直接催生了刷单乱象,对整个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也是弊大于利。

补贴也不可能实打实地留住消费者。在完全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面前,消费者是没有“忠诚” 可言的,唯一的选择指标就是看谁的补贴力度大。今天你给的折扣大,就用你的产品,转天你折扣降低了,立即转投竞争对手。

在很多人的手机里,“老大” 和“老二” 并存,这些互相竞争的企业谁也没捞着便宜。

[责任编辑:程贺 PT004]

责任编辑:程贺 PT004

标签:Uber 烧钱 滴滴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