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董明珠:中国不能有太多马云 但董明珠越多越好


来源:凤凰科技

今年9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一家中国企业也在《纽约时报》发表整版广告,宣称要“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与此同时,这家企业也在中国国内各大城市投放了其形象广告&mdash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今年9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一家中国企业也在《纽约时报》发表整版广告,宣称要“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与此同时,这家企业也在中国国内各大城市投放了其形象广告——鲜红背景,带有董事长董明珠的头像。而此举并不是这家跻身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国际首秀。2012年年初,在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不久后,格力形象广告登陆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纽约时代广场,当时同样引起了舆论轰动。

在经过了与雷军的赌局、关于互联网实业之辨、格力手机的争议之后,格力以及董明珠似乎在通过再次高举“工业精神”大旗,来度过当下的风波与困扰,并走向中国造的未来之路。

2015年10月12日,在由凤凰创投、凤凰财经、北大国发院BiMBA联合举办的董明珠公开课上,董明珠讲述了格力的坚守与未来。

“中国制造2025”是政府的还是企业的?

格力的一系列打着明显“中国造”标签的品牌塑造动作并非一时兴起,师出无名。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为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组建了一支由55人组成的豪华智囊团,来自经济、金融、科技、环保、能源、城市规划等各领域的顶尖学者和企业家名列其中。

作为3位来自实体经济的企业“委员”之一,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的名字赫然在列。较高的公众关注度以及业界声誉,使得很多业内人士将董奉为“中国制造2025”的代言人。据分析,格力对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的追求,背后蕴藏着的“工业精神”也正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基石所在。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工业4.0”规划概念来自于老牌工业国家德国。但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本质都是制造业不断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而且政府主导色彩强烈。

然而,在董明珠看来,政府支撑企业发展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逻辑。“我觉得我们政策,政府如果给我们财税支持,拨款给你,我觉得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她指出,“因为一个真正的实体经济才能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靠国家财政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创新才能改变我们的实体经济。”

董明珠一直殷切盼望着中国企业家能够实业兴邦。在此次公开课的演讲中,她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哪怕是要饭的到了中国来,他说他来自于美国,你会用什么样的眼光?一定是用敬佩的眼光,但他只是一个要饭的。但如果非洲来的一个人,他哪怕做得再优秀,他来自于非洲,你会用什么眼光看他?那我就说明一个国家的强大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

她总结道:“那国家如何强大?要靠我们的实体经济自己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我们真正用技术来感动这个世界,那就是我们中国最强大的一天。”

基于这种想法,2004年,董明珠拒绝了抛出近亿年薪诱惑的格力电器收购要约,尽管当时格力销售额刚过百亿。“他(珠海市政府)强迫的希望我们的城市有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但是你有没有想这个不是中国的,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有什么值得自己感觉自豪呢?所以当时要买我们的时候我们坚决反对。”

在董明珠看来,政府更重要的是营造企业发展的环境,而非直接的政策补贴。

“我们用十年的时间,2004年到2014年的时间,我们给国家的税收是150亿。如果我们卖完以后,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多的税收吗?我们国家格力这个品牌就没有了。而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外国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养成了崇洋媚外的习惯。这是因为我们就是没有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确是政府抛出的概念,但是对企业而言,具体落实还是“打铁还须自身硬”。而企业的崛起、实业的兴盛反过来会带动国家的强大。

对话环节:董明珠对话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

脱离了实业,互联网什么都不是

“究竟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该干什么?同样给实体经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要改变别人。我们要走的是世界上领先的技术,只有你领先别人,只有用你的技术改变消费者的使用,给他带来生活的改变,这就是我们的价值。”互联网时代下的实体经济路往何处去,仍然是一个重要命题。

而董明珠给出的答案是技术创新。

“在哈佛大学有一个案例,我们中国的,说他的售后服务好,我想中国制造需要售后服务吗?如果中国制造把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支撑点和发展,你还有市场吗?因为我们中国从物资匮乏的时代走向物资丰富的时候,我们最怕的是买一个空调坏了怎么办?但是内心不是需要单纯的买了坏了人家给我修,我觉得最期盼的不要修。”

董明珠指出没有售后服务是最好的服务。“作为制造业来讲,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就是你企业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要将消费者需求作为你利用的一个概念来放大和欺骗消费者。”

她举出了格力手机甫一出世便打出的质保口号“三年不用换手机”,董明珠认为这种诚信承诺将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对于凭借粉丝经济迅速崛起的小米手机,董明珠并不赞同这种模式:“小米的雷军,他就是一个做手机的,他还让别人给他加工,你有什么含金量?”

她指出,如果一开始消费者出于偏爱选择了一个品牌,之后发现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就会放弃。在董看来,所谓“粉丝经济”并不如诚信、品质更令人信服。

董明珠也提到了与一互联网大佬之间的“较量”。“我曾经跟马云说过,脱离了实业,互联网什么都不是,他表示赞同。”据透露,马云近日也正在与其商谈信息化合作的可能性。

她开玩笑道:“不能没有马云,但不能有太多马云。至于董明珠嘛,越多越好。”

虽然作为家电巨头,董明珠从工业精神角度对粉丝经济的解读令人存疑,然而其对于实业不可否认的坚守与热爱,对于质量与创新的追求,仍令人对这位民族企业家心存敬意。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价格战是“淘汰赛”

2014年9月末,格力发动其自身首次主导的价格战,去年12月,格力再次放话要“清洗(空调)市场”。空调行业沉寂多年的价格竞争烽烟再起。

而在今年年初,格力空调第三次点燃价格战战火,举行大规模促销活动,并联手国美1600多家门店以及国美在线投放总计50万套格力特惠空调。

据外界猜测格力三番四次挑起价格战与空调行业巨大库存以及格力电器业绩下滑有关。格力电器最近发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营收出现13.4%的下滑,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最近传出的一份格力电器2015中报调研纪要中,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给出的信息仍然相当悲观:今年下半年内销和出口继续疲软,公司依然面临高库存,甚至明年都无法做出乐观预期。

不过董明珠则大方表示,价格战主要是为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我记得去年9月媒体都在攻击我,很多的人都来了,我说我打什么架,凭什么要赚30%的利润?”她指出,“我的企业效益跟消费者共享有什么不可以呢?我把价格打下来,就使得这些企业,他的产品质量没有好的,他一低价就要亏。所以我说你要么就死,要么就活,你活你就要提高质量。”

此外,在董明珠眼中,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消除已经预示着空调行业暴利时代的结束。 “现在说我的价格下滑,我告诉大家我的价格下滑了30%,但是我的利润非常高。我不能赚暴利,这不是暴利的时代,这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你还想赚暴利吗?”

最后,董明珠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看好:“中国的经济我认为根本不用担心,中国经济一定能好起来。就是我们企业家要敢于挑战,不要看到困难就退缩和害怕,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勇敢的去面对,我觉得应该不是问题。现在最怕的是没有信心,我认为并不存在经济下行的问题。而我们的信心不能没有,这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余然]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