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舆论争执中的身份选择


来源:新京报

媒体的舆论监督其实并不是要诋毁一个群体的声誉,其监督的对象也不是辛辛苦苦的基层警员,而是那些不良作风和违纪违法者。也许就是这样的身份认同情绪推动部分警察在涉及警察群体的事件中,把自己的警察身份置于所有身份之上,进而在公共讨论中,把保卫警察群体,放在价值序列的第一位。

原标题:舆论争执中的身份选择

专栏

媒体的舆论监督其实并不是要诋毁一个群体的声誉,其监督的对象也不是辛辛苦苦的基层警员,而是那些不良作风和违纪违法者。

不久前,媒体记者暗访深圳公安民警聚餐,与当事官员发生冲突,被殴打,手机、相机被抢。这一事件,在事实层面并不复杂。根据深圳市公安局1月26日的回应,14名涉嫌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安民警已停止执行职务,接受组织调查。对涉嫌违纪的东深公安分局局长王远平予以立案调查。

公共话题讨论中的观念抱团

不过,这一事件在事实层面之外的舆论层面,就更加复杂。

事件之后,深圳警方下达了一则“专项教育整顿活动”通知,通知要求,“严禁各单位以任何形式组织聚餐;严禁以同事聚会、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各种名义搞联谊聚餐;分局领导及民警在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宴请前必须经分局纪委审批。”

严厉得不近人情的规定,必然激起反感,即使深圳警察不做出反应,其他地方的警察却不用顾忌。不过,他们并不责怪发出这个通知的深圳警方,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媒体。再加上武汉一警察官微与媒体的叫板,在警察与媒体之间增添了敌对之意。

其实,个别官微、或少数警察身份的个人的微博,是否能代表广大基层警察,非常令人怀疑。不过,这种由于身份认同导致的观念抱团在公共话题的讨论中非常常见。

人都是有身份的,身份赋予我们存在的意义。在具体场合中,人需要选择一个主要身份。推动、导向这种选择的,可以是情绪、也可以是价值观、理性。

也许就是这样的身份认同情绪推动部分警察在涉及警察群体的事件中,把自己的警察身份置于所有身份之上,进而在公共讨论中,把保卫警察群体,放在价值序列的第一位。

仅仅基于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幻象

不过,这种仅仅基于身份的认同,很多时候,却是一种幻象。刘志军当政的那几年,中国铁路飞速发展,其个人奢靡腐化。那么,一句“都是铁路人”能抹杀刘志军与基层铁路员工之间的身份区别吗?

所以,仅仅基于情绪化的身份认同往往使人产生身份的幻象。这种幻象所带来的身份往往是模糊的,而且也容易混淆基本是非,从而无视遵纪守法的基层警察与违规乱纪的高层警官之间的差异。

维护一个职业群体的声誉固然重要,不过,这也需要理性的态度,如果把握不住,则应该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价值观才是公务人员,确定自己归属感的唯一准则。当然也要看到,媒体的舆论监督其实并不是要诋毁一个群体的声誉,其监督的对象也不是辛辛苦苦的基层警员,而是那些不良作风和违纪违法者。这些是警察和媒体都应该共同反对的。

对此,广东纪检部门的态度值得肯定。2月2日,新京报记者多方获悉,广东公安厅纪委已经约访暗访娃娃鱼聚餐当事记者。而在此前的1月30日,广东省纪委召开党风廉政新闻宣传暨作风暗访工作座谈会,座谈会肯定了记者暗访的威慑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一事件的总结。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玉伟]

标签:身份认同 警察 中非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